周日上午,我闲来无事,遂到小区后面的森林公园走一走。经过山下的公园广场,沿石梯拾级而上,向山上的亭子走去。一路上,草木青青,鸟语花香,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
就在我即将到达山顶的亭子时,从路旁树林隐隐传来蝉鸣。接着,一只飞鸟箭一般冲进树林,惊起那只鸣蝉,它拖着长长的鸣叫声,从里面飞了出来……看到那小小的身影,我确信自己是真的听到蝉叫了。坐在亭子下的石椅上,我的脑海里满是刚才出现的蝉声和蝉影,萦萦绕绕间,思绪也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
在故乡四川,每年6月下旬便能听到蝉鸣。而且故乡的蝉个头比较大,几近广东蝉的两倍。记得那年刚到广东,第一次听到这里的蝉鸣,感觉它们演奏的乐曲和老家的没什么两样,一听到便知是蝉们的演唱,远没有人们讲四川话和广东话那样容易区分。但见到这里的蝉时,我几乎有些不敢相信,它只有一截拇指般大小,和老家的蝉相比,这身材也太“袖珍”了!不过,好在这并不影响它们声音的洪亮、高亢,照样对夏天进行热情地歌唱。
在乡村里,蝉给放暑假的小孩们带来很多快乐。即便是正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只要一听到屋外有蝉叫,他们一溜烟就跑出去了。来到高高的树下,看到蝉像排着长队般伏在树干上,卖力地演奏着,他们轻手轻脚地爬上树,瞅准蝉在树干上的准确位置,然后用两腿缠住树干,一只手抱紧树干,以此来稳住自己的身子,再腾出另一只手来,快速伸出去捂住那蝉,随后手心里便传出蝉慌乱的鸣叫声……回到家后,孩子们在针线篓里找出一根缝衣线,用它一头系在蝉的一条腿上,打上死结,另一头缠在自己的手指上,这样就把快乐抓在手里了。
当他们在玩耍中跑起来时,身上的蝉就竞相鸣叫起来,好像在比谁的嗓门大……更有调皮的孩子,趁父母午觉睡得正香时,故意走近他们,轻轻一捏身上的蝉,受惊的蝉顿时发出尖利刺耳的叫声,大人马上被惊醒,惊奇地问:“家里怎么会有蝉叫?”直到看到小孩子捂嘴偷笑,再看看他衣服上伏着的蝉时,一下子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时光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奔跑者,眨眼间,当年的懵懂孩童就已迈过中年的门槛,但蝉鸣的声音却始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