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日前,成都市举行2023年老旧院落改造示范项目创建评比活动,共遴选出27个示范项目,其中我区有4个项目入围,分别是双桥子老旧片区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3-07/21/007766.html

等待处理…

我区4个项目入围成都市2023年老旧院落改造示范项目

改造有“新”更有“心” “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2023/7/21   点击量:30265

日前,成都市举行2023年老旧院落改造示范项目创建评比活动,共遴选出27个示范项目,其中我区有4个项目入围,分别是双桥子老旧片区连片改造项目、沙河新居、关家大院、机车厂宿舍98和99栋院。这些老旧小区、院落要改成什么样?有哪些特别之处?区城市更新局、青龙街道、区棚改公司等相关负责人作了解答。

因地制宜

“改”出幸福生活

近日,随着工人陆续进场,位于青龙街道仁义路社区西林四街56号的沙河新居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据介绍,该项目建筑面积约3.48万平方米,现有楼栋11栋,居民404户。

“街道前期多次组织人员上门宣讲,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后,共收集居民意愿调查表33份。”据青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楼梯间美化、防水改造、小区安防设施等问题,街道牵头精心编制了改造方案,确保居民真实合理的意愿尽量得到满足。

在改造中,街道将充分利用小区内现有公共资源,以“青龙记忆”为主题,优化文化景墙、宣传栏,传播青龙地域文化,提升居民的文化归属感。针对小区居住人员情况,改造过程中将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等人群需求,增设儿童游乐、老年健身以及无障碍设施,建造多处长廊、休闲亭等交流空间,构建文明和谐的全龄友好社区。

在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机车厂宿舍98、99栋院,70%的都是60岁以上的机车厂退休老人。“作为成都年代悠久的老式街区之一,此次改造我们主要以‘消融新城旧院代沟、激活社区活力’为主题,结合机车文化,优化场地空间,创造新旧结合的交流空间。”据区棚改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共惠及居民238户600余人,改造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在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改造的同时,还设置了综合活动区、休闲交流区、文化宣传区等人文交流场所,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改造完成后,我们还将引入社会化物业管理服务,充分利用下涧槽社区既有邻里空间与党建阵地,积极探索‘社区+院落党支部+居民+物业+院委会’多元共治模式,结合周边教育、医疗、交通、农贸市场等公服设施,全面提升小区院落治理水平。”上述负责人说。

关家大院则以“东郊畔·公园里”为主题,在东郊工业文化、临公园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全民友好新生活的更新示范改造,以社区为载体,植入东郊文化、公园文化,建设和谐共享社区,打造有温度、有故事、重体验的公园院落。

内外兼修

老小区实现“逆生长”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们还将因地制宜推行‘小区街区、院内院外’片区更新机制,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片区城市有机更新单元统一包装策划,将生活居住品质提升与城市风貌改善、环境美化、文化传承、服务升级等重大工作任务同步落实,确保高质量整体呈现,达到‘改一片、成一片’的实效。”区城市更新局更新改造科科长杜魁表示。

以双桥子老旧小区连片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蜀都大道片区更新单元,东至二环路,西至双华路,南至双桥路,北至双林路。改造涉及1个社区,63个院落、74栋房屋、4条街巷,改造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住户3991户,总人口约1万人。改造将通过构建“五院、四巷、三公园、一中心、多点”空间布局串联60余个老旧院落,以“城东烟火巷、双桥连心里”为主题,通过对现状零散分割区域的梳理和整合,消除小区安全隐患、完善片区生活配套、弘扬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整体风貌。“2023年我区共实施112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80.2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2万户3万余人,总投资约3.6亿元。”杜魁表示,接下来,我区将优化分工协作、加强系统推进,合理安排专项改造与基础改造进程,科学有序推动项目实施,为广大居民提供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除了以上入围成都市2023年老旧院落改造示范项目的4个项目,今年以来,我区很多老旧院落也是既更新“面子”又充实“里子”。最近,不少路过北星大道一段的市民发现,原本略显老旧的双水碾街道升仙湖社区红花堰小区外立面焕然一新、周围荒地变身游园绿地。其实,红花堰小区改变的不只是环境、风貌等“面子”,还有党群服务、政企联建等“里子”。

据介绍,今年5月以来,始建于1994年的红花堰小区全面实施提档升级,双水碾街道、区棚改公司、升仙湖社区、物业公司合力推动党建联建,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到老旧小区提质全过程。“在启动提档升级前,我们多次来到小区实地调研,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根据居民诉求灵活调整实施方案,确保小区改造更加精准科学。”红花堰小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张跃素说,小区开展党建联建后,他们的“朋友圈”变大了,可调动的社会资源增多了。

“绿化面积增多了,小游园也有了,小区环境真是越变越美。最近还有领养花卉活动,我也准备领养几盆,大家一起扮靓小区!”小区居民李凤兰大姐高兴地说。据了解,当前红花堰小区提档升级正在持续推进中,社区党员还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共同解决邻里纠纷、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问题,不断做实民生“里子”,切实为居民谋福祉、添实惠。

文/赵悦 毛艺宏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城市更友好 青年更有为
下篇:我区新增2家“小巨人”企业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