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1版 新形势下,成华必须把加强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发展,必须聚焦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先行区。要优化产业创新体系,立足成华区产业特色和科创资源禀赋,着眼厚植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溢出、成果转化四大优势,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要持续强化创新赋能,深入实施制造强区战略,聚焦培育壮大都市工业“3+3”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总部工业、楼宇工业、新型工业”三大产业形态,全力推动“人工智能、数字通信、工业互联网”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都市工业体系。要深入推动创新转化,探索延链增值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新路径,壮大现代服务业“3+3”产业体系,统筹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34”计划,大力实施服务业品牌打造“135”计划,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区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成华上下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要主动融入“双城记”建设,建好门户口岸、深化区域合作、全面扩大开放,加快建设成渝相向发展新门户;持续增强产业科技创新功能,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区、壮大都市工业,业态融合、推进模式创新,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聚新高地;聚焦聚力“公园城市示范区”,突出重点片区开发、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工业城区转型新样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重点加压奋进、集中攻坚,把当前工作做好。全力做好大运会筹备各项工作,推动赛事侧、城市侧、文化侧统筹联动。精心筹备开展主题教育,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着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确保圆满甚至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主要指标和重点目标任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均衡性和可及性。筑牢城市安全发展底线,推动安全风险隐患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置。
特色就是影响力,品牌带来美誉度。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勠力同心、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聚力创响成渝相向发展新门户、现代产业集聚新高地、工业城区转型新样板“三张新名片”,为成都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出成华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