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店前排起长队、奶茶店座无虚席、缝补店里哒哒作响……走进双水碾街道升仙湖社区的红花堰路,一家家方寸小店呈一字排开,构建起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升腾起市井烟火气。看上去普通的小摊小店,在城市生活中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关乎经济,更关乎民生。
“小店经济”是城市总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其中,个体工商户数量最多,服务群众生活最直接。今年以来,大力发展“小店经济”成为多地消费市场的主旋律。在提振整个消费市场信心的步伐中,小店作为身边随处可见的“小确幸”,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愉悦和抚慰。
引流聚气降本增效
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据了解,为提升市民消费意愿,提振实体经济,双水碾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整合了小食餐饮、家电维修、理发洗衣等服务资源,着力打造升仙湖就业创业特色街区,并同步构建街区“商户联盟”,新签约商户12家,盘活辖区闲置铺面23个,形成“15分钟生活圈”,带动“小店经济”逐步回暖,促进辖区经济加快恢复、回升向好。
“我喜欢大商场的高端大气,但更爱街头巷尾的浓浓烟火气。”消费者刘薇告诉记者,升仙湖就业创业特色街区新入驻的特色小店让自己的幸福感瞬间被“拉满”,新服务、新产品、新场景也让“小店消费”的体验感不断升级。
“我们在街区设立了创业就业培训站,引进了优质运营方,重点支持就业困难人群、低保残疾、退役创业军人等人群,目前已开发就业岗位330个。同时,对于符合规定的小摊、小店,通过优化外摆、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其发展。”据双水碾街道升仙湖社区党委书记来红梅介绍,通过引流聚气、降本增效等措施,街道和社区不断为街区小店补元气、添能量、增活力,助力“小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助力环境给力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去年,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我们对街区环境进行了规范整治,为小店经济创造更加友好的市场环境。”来红梅告诉记者,街区不仅新铺了沥青路,还规划了停车位,统一了小店招牌,让整个街区变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城市小店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就业,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畅通经济微循环的“毛细血管”,与百姓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密切相关。今年初,双水碾街道将辖区小店纳入“微网实格”治理体系中,依托22个一级网格、3个专属网格、150个微网格建立小店需求、辖区资源和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并形成“小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构建“力量下沉到小店、问题解决在网格”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打通服务小店“最后一米”,助力个体工商户排忧解难、聚气引流。
为更好地解决街区商户在日常营业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双水碾街道还成立了15个就业创业帮扶党员志愿者小组,以街区商户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定点集中创业辅导、行业代表实地走访企业以及后续服务追踪等办法,以主题培训、案例解析、解决方案探讨、现场诊断、现场咨询等方式对街区商户把脉问诊。“街道经常组织商户进行就业创业培训,还帮助我们参与各类就业创业技能大赛,让我们这些小店主也能学到丰富的经验,真的很贴心。”升仙湖健康生活馆店主赵培培告诉记者。
“我的缝补店在这条街已开业两年,这里店铺租金低,社区的帮扶也很周到。现在街区的各家小店生意都做得越来越好,大家打心眼里感到开心。”街区一家缝补店的店主龙传琴告诉记者。 文/图 毛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