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当前,距离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还有149天,成华正以最佳状态、最高标准做好冲刺阶段各项筹办工作。现阶段,场馆建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3-03/03/007443.html

等待处理…

一体推进“办赛、营城、兴业、惠民” 放大赛事综合效应

成华大运会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2023/3/3   点击量:12687

当前,距离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还有149天,成华正以最佳状态、最高标准做好冲刺阶段各项筹办工作。现阶段,场馆建设、志愿服务、民生工程、市政道路等各方面的推进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大运会排球训练馆改造完成

训练保障服务“已就位”

电子科大沙河校区体育馆建成于2000年,建筑面积7430平方米, 可容纳2400名观众,内场设置一片标准排球场。在2020年被确定为大运会排球训练馆。

“目前,场馆已按照国际办赛标准改造完成,正在进行核验,准备移交。”电子科大沙河校区排球场馆中心执行副主任罗斌介绍道,为承担排球项目训练馆功能,馆内场地还按多功能Ⅱ型场地设置了运动员休息室、力量训练房、更衣间等赛事功能用房,保障运动员在这里训练后,达到提前适应比赛场地的效果。

“除了完善硬件设施以外,我们也提前安装了翻译软件,届时将为大运会的参赛者们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训练保障服务。”电子科大沙河校区排球场馆中心工作人员杨振华告诉记者。

目前,大运会排球比赛项目报名参赛队伍有男队14支、女队10支。接下来,场馆中心将按照大运会执委会和区赛委会最新安排和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倒排时间进度表,稳步推进场馆运行工作。

当好东道主助力大运会

志愿服务扎实推进中

随着成都大运会志愿服务筹备工作开启,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人力资源部(志愿者部)、团市委、团区委也将启动各级志愿者招募选拔,大运会志愿者将参与赛事组织保障和城市运行服务。

“现阶段,我们正联合电子科大沙河校区排球场馆中心,做好赛会志愿者的岗位需求摸排工作,并及时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申报赛会志愿者。”据团区委副书记彭莎莎介绍,目前成华已核定27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点位,积极推进成都东站、熊猫基地等12个示范小站打造,王府井discovery、新华公园等15个共建小站建设,同时启动了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者“伙伴计划”补充招募工作,建立了成都大运会成华赛区城市志愿者工作联络群。

记者了解到,为办赛营城营造热情友善、文明公益的良好氛围,成华还将继续围绕“爱成都·迎大运”活动主题,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等节点,组织开展文明劝导、垃圾分类等“V”笑成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以最佳状态“迎宾”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成华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高质高效推进“爱成都·迎大运”项目建设及保障工作,不断营造公园城市美好生活。

东郊记忆艺术特色文旅街、成绵成南高速延线(含成华大道)……目前,成华10余个“大运会”项目已建成投用。其中,东郊记忆艺术商圈社区绿道荣获“2022年成都10条最美‘回家的路’”称号、成华府青运动空间荣获“2022年成都市‘最美金角银边’”称号等。

作为东西轴线重要节点项目,分三期建设的高铁城市公园,一期、二期已建成开园。“围绕特色公园体育产业,二期已成功引入天府熊猫卡丁车项目,预计今年5月开放营业。”成华城投公司董事长罗渝江介绍道,聚力打造“双拥主题”示范区的三期,也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年底竣工呈现。

现阶段,成华正全力以赴确保成华大道、东郊记忆、东客站周边等重点区域呈现“迎宾”最佳状态,助力办好一届“独具魅力、别样精彩”的国际体育盛会。

“车在路上行,路在景中穿”

城市“气质”再提升

交通建设是保障大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支撑,也是全方位展示城市因大运而改变的实际范例。截至2022年,成华区区内道路总里程675.4km(不含宽度4.5m以下道路及小区、企业内部道路),其中建成区内道路总里程超过600.79km,包括14条高架路及快速路,总长度40.24km;主干路100条,总长度90.3km,次干路、支路和街巷等其他道路824条,总长度超过467.2km。成华道路骨干网络越织越密,城市交通快速通达能力大幅提升。

“作为成都‘最快’、第一条串联起大运会主场馆的‘东轴线’,‘大运会快速公交’K6线也已投运多时。”区住建交局运输物流科负责人罗斌告诉记者,“大运会快速公交”K6线目前配备了30台公交车,最短发车频率5分钟1班,只需30分钟即可从东二环抵达成都大运会主场馆,既方便又快捷。

“除此之外,成华还借大运东风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围绕提升主干道沿线景观、优化六大功能区空间品质、塑造铁路沿线‘流动风景线’三个方面,推动成华城市风貌整体提升。”区住建交局城市建设科负责人王明皓表示。

激情迎大运安逸耍成华

“运动+文旅”成新风尚

办赛营城,添彩生活。就在上周,2023年首场全国性业余乒坛盛宴——2022年“李宁·红双喜杯”全国乒乓球“业余球王”总决赛暨“西藏药业”全国业余乒乓球锦标赛在成华圆满举办,比赛场馆所在地城东体育公园二期综合运动馆的投入使用,也正是成华着力打造赛事名城、赛事强区的强力举措。

2022年至今,像城东体育公园这样的“家门口运动空间”,在成华亮相不少,包括成华区双桥子立交桥下的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高铁城市公园等,利用城市“剩余空间”资源建设的培华社区运动角等各种社区运动角。与此同时,成华还全力推动成华区社区运动节自行车团体赛暨天府绿道健康行活动、空竹俱乐部舞大龙迎春闹春活动各项健身赛事活动,深受市民欢迎。

“今年以来,各项健身赛事活动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运动爱好者参与。”区文体旅局体育科负责人吴熹告诉记者,今年成华还将以“爱成都·迎大运”“我为大运倒计时”为主题,联合街道、社区组织开展50余场迎大运体育活动。熊猫基地、红仓·完美文创产业园、东郊记忆等各景区点位也将推出70余场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面向世界发出热情邀约:“欢迎来成华打卡”。 赵霞 姚翼傑

上篇:新型销售模式 “玩”出消费新活力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