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或许你会走过很多叫“建设路”的街道,但最难以忘怀的,一定是成华的建设路。如今这条承载工业文明历史印记的大街再次提档升级,一条融合新潮文化、彰显城市气质、兼具时代烙印的实景体验式“市井生活”主题街道全新亮相。
日前,记者从成都成华棚户区惠民改造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获悉,建设路大街整体提升项目已完工,道路改造长度约1.3公里,项目涵盖沿街整体风貌提升、建筑更新升级,以及人行步道、光彩照明升级焕新等一体化改造和其他相关配套工程。
打造“五点三段”展现东郊特色
“在项目打造过程中,我们以多节点进行串联,形成了‘五点三段’的景观空间,展现出具有成华特色的烟火市井风貌。”据成都锦城华创置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罗梓豪介绍,“五点”即“梦回建设路”“国光小巷”“生产生活数字文博馆”“归家之桥”“宏明路街头绿地”五个特色点位;“三段”则围绕第五大道、钻石广场等节点打造了光影留声、城市记忆谷等富有意趣的互动场景。
“前段时间来附近吃年夜饭,我们看到路口的景观布置得很漂亮,特别是夜景,让人忍不住想拍几张。”市民唐小洁女士对位于建设路一环路路口的“梦回建设路”点位赞不绝口。如今,重新提档升级的“梦回建设路”增加了具有工业文化图案的埋地线灯及街边坐凳,建设路牌坊也由投光灯点亮,彰显了工业文化与城市烟火的有机融合。位于“梦回建设路”不远处的永年街“国光小巷”,则设计了多处微景观,改造成为半步行“口袋公园”,营造出诗意的休憩空间。
原枫叶广场被提升改造成为极具建设路工业文化元素的“生产生活数字文博馆”,不仅设计了回忆广场景墙、电子厂门头等装置,而且还融入了特色座椅、人机互动的运动活动场地等,可进一步满足各年龄层市民需求。“生产生活数字文博馆”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同时结合多元声光电互动装置、建筑小品、雕塑及展品,将打造成为建设路的一大特色景观节点。
“在‘三段’的景观空间打造中,位于第五大道有着60多年历史的沙河电影院曾经可以说是东郊文化的核心,为此我们将该路段打造成为充满新旧交融气息的‘光影留声’。”罗梓豪介绍,通过设计音乐互动梯步、互动电子灯光、苏式建筑灯箱等,用现代科技展现历史脉络,让该路段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升级夜景照明 提升街道观赏性
作为该项目改造的另一大特色,街道夜景照明设计分为了“未来光谷”“记忆光谷”“创意光谷”三大类,通过不同尺寸光的围合,增添了街道的可观赏性,进而形成“城市光谷”的感官。
“未来光谷”段位于一环路建设路口到第五大道,路口处运用点光源和洗墙灯形成颜色画面跑动效果,增强入口的吸引力。“我们在第五大道节点安装嵌入式线条灯组,增强建筑趣味,并设计音乐钢琴楼梯,融入成都特色音乐。市民可以在此与楼梯互动,营造活力氛围。”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高建刚介绍。
在建设巷到沙河桥的“记忆光谷”段,项目重点在“生产生活数字文博馆”国光亚光电子厂门头设计功能性照明并增加镜像元素,增添人们在进入时的“仪式感、梦幻感”,再现建设路历史记忆、活跃夜间游览氛围。
沙河所处的“创意光谷”段是东郊大厂时代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分界线,也是每天工人下班的必经之路,设计方在沙河桥通过影像跟踪技术复原曾经的上下班骑行场景,并在桥下新增韵律感光环以完善时光隧道,在二环路建设路口增加透光穿孔铝板灯光装置与LED屏结合,以及路面投影机,引导人们和城市空间互动。
“运用点光源和洗墙灯形成的颜色画面跑动效果,增强了街道光影的趣味性;同时在建筑橱窗内设置发光贴膜屏,市民在观赏的同事还可进行互动体验。”罗梓豪告诉记者,全新亮相的建设路大街灯光熠熠,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拍照,已然成了一道全新的城市风景线。 文/刘明汶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