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我19岁之前,一家人都住在川东农村,四口人挤在两间泥瓦房里,一间卧室、一间厨房。1998年参加工作后,我被分到一个偏远乡镇从事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12/09/007205.html

等待处理…

蜗居变迁记

作者 余泽兵
2022/12/9   点击量:11802

我19岁之前,一家人都住在川东农村,四口人挤在两间泥瓦房里,一间卧室、一间厨房。1998年参加工作后,我被分到一个偏远乡镇从事农村财务工作,单位分给我一套3个小间连起来的房子,每个小房间10平方米左右,从外往里依次是杂物间、晾衣间、卧室,卧室外还有一个阳台。房子很久无人居住,到处是蜘蛛网,地上积了厚厚的尘土,除了卧室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外,什么都没有。尽管“家徒四壁”,但毕竟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套房子,我的内心是充满欢喜的,打扫了一天,倒也窗明几净、整洁如新。

在乡镇工作4个月后,我调到县城,单位给我分了一间15平方米的单身宿舍,里面同样空空如也。后来,我借钱买了一张行军床,又添置了书桌、柜子,在靠近窗户的旮旯支起一个小茶几,放置电饭锅、电炒锅,再在床的上方拉一根绳子晾衣服,整个房间集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于一体。宿舍外有一个公用洗衣台,十几个人共用一个水龙头,到了做饭的时候,大家就会端着锅具一字排开,等着淘米、洗菜。洗衣台旁边是公用卫生间,没有门,只用一个帘子挡着,经常可以看到老鼠蹿来蹿去。

后来,由于工作变动,我不能继续再住单位提供的宿舍,便托熟人在县城租了一套两居室。房子临街,无论白天黑夜都是一片喧闹,住久后倒也习惯了这种环境,渐渐把汽车鸣笛声当成了入眠曲,这一住便是3年。2002年,县城搞新区开发,大量修建商品房,很受老百姓的欢迎。我也随大流去踩盘,当时就只剩下顶楼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自己几乎没有犹豫,直接交定金签合同,生怕下手晚了房子被人抢走。这是真正的三居室,是我工作五年以来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家,烧的是天然气、用的是自来水,配套不知道比我以前住的蜗居好多少倍,拿到钥匙那一刻,我简直欢喜疯了。

再后来,我从县城调到市区,数次租房、买房、卖房、搬家。直至2010年,终于在成都安定下来,在二环边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小区内有着如公园般绿树环荫的美景,也有便于大家日常锻炼的配套设施,更有出门就是地铁站的便利交通,去哪都十分方便。而此时的我已结婚生子,一家三口在一起,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和爱人开始计划着日后的生活,于是在都江堰买了一套拎包入住的精装房,到夏天便可避暑,若数年后退休在那里定居,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前些年妹妹毕业后在城里的学校当老师,年迈的父母也搬到了县城。老家的蜗居,经年累月地经受着风吹雨打,一直未曾翻新过,但却深深刻在我们一家人的记忆深处。

上篇:没有了
下篇:美味包子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