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
自古以来,描写雪的诗句举不胜举,但多写大雪纷飞的浩荡,却少有人在意小雪飘落的柔情。与大雪的铺天盖地比起来,小雪自有其独特的美。
宋代诗人释善珍在《小雪》写道:“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下雪前,天空云层暗淡下来,白色的粒子被称为“霰”,把小雪比作霰点,此时是霰点微,而不是雪花和雪片。诗中作者看到小雪飘飘洒洒、不紧不慢,簌簌而下尽数落于窗前,既怕狗叫声惊了这份宁静,又怕北风乍起坏了这份雅致。可以看出,诗人对小雪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小雪时节,梅花将开。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偏爱梅花与雪花,如“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又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清香,雪花洁白,或许,两者只有在一起的时候,才是人世间的最佳搭配。“况复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栏干。”雪月之景,浪漫纯善,雪月为伴,宜谈论诗书。“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兼备之时,则光景清艳无比。
试想,清晨起床来到堂舍,家丁来报外面已是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雪渐渐弥漫了庭阶。雪花飞舞如炉烟蒸腾,白色花草寒光闪闪如挂一身玉琨。李白挥笔写下“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将片片雪花比做丝丝白云,如此大胆新奇、浪漫豪放。才女谢道韫面对着雪花纷飞的美景,曾写下“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将冬日落雪比作春日飞絮,少了几分萧瑟苦寒,而多了几分生机盎然,从而体现了大自然的造化之美。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小雪这个浪漫的节气里,微风、梅花、初雪、皓月一同出现,怎能不说这是美好至极的节气呢?“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咏诗,诗韵清绝。”小雪时节适宜听雪,雪花坠落发出玉碎之声,甚是悦耳;也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诗意超凡脱俗。喜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月色与雪色之间,诗词是第三种绝色。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小雪时节,烫一壶热酒,浅谈诗词,细赏雪月,期待来年又是一个美好的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