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见绿,300米见花,500米见园……行走在成华街头,无论是穿行而过的立交桥下,还是漫步走过的街角路边,小游园、街头花境、运动场等公共空间随处可见,它们曾是城市的“边角料”,如今变成了精心打造的“金角银边”。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区已新增13个“金角银边”点位,为附近居民运动、遛娃、散步等提供了好去处,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闲置空地“变”口袋公园
融入20余个儿童特色区域和创意设施
近日,居住在双福一路的居民惊喜地发现,附近的一处闲置空地变身口袋公园,马上就要“盛装亮相”。“我们一直很期待家门口的这个小公园,听说设置了很多儿童游乐设施,以后遛娃就方便多了!”居民张琳琳女士表示。
据了解,这个全新的口袋公园位于二环路东三段华润九期旁,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以“绿林仙境、寻觅童真、感受自然”为主题,建设了景观绿化、风雨廊架、儿童乐园、儿童涂鸦墙、健身绿道等。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基于儿童友好的理念和视角,特别以儿童运动、游戏、观光、交友等身体和心理成长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融入了类型丰富多样的运动游乐体验。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植入了精灵之屋、云梦之崖、仙境之谷、天空之城四大功能空间,其中又细分了草坡、涂鸦墙、动植物科普墙、地形山、昆虫爬架等20余个特色区域和创意设施,进一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玩需求,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宽敞、愉快、放心的游玩环境。”据区城市更新局绿化建设科科长刘嘉琦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基本完工,预计月底将正式投入使用。此外,为了让市民感受蜀都味、国际范的公园城市生活魅力,下一步公园内的公共活动区还将新增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咖啡馆,打造高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的消费场景。
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
挖掘释放7类剩余空间潜能
据悉,近年来区城市更新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慢行空间的合理分配、沿街建筑的功能外延、街道景观的艺术营造等,充分利用街角地块、建筑退界空间和道路交叉口等区域,合理植入街头广场、口袋公园、园艺景观、文化艺术墙、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通过场景营造提质赋能,凸显运动、休闲、文化主题,使“剩余空间”成功变身为“金角银边”。
在成都理工大学周边,我区围绕成都自然博物馆设置了恐龙主题系列点位和景观小品,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同时通过植入公园绿地和运动、休憩、文化等复合型功能,让昔日的街头“死角”,变身为居民绿色生活的“主角”。而位于双桥子立交桥下的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则植入儿童体适能、运动轻食、体育装备、篮球教育培训等商业消费场景,打造成为城市高密度空间和公共交通枢纽的运动休闲缓冲区,为市民提供家门口运动休闲消费新去处。
“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形象,今年,我区充分挖掘、释放7类城市剩余空间潜能,已打造出13处‘金角银边’点位,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利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刘嘉琦表示。
文/赵悦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