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上述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我区实行挂图作战,加速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本期,记者继续深入成华各重点项目一线探访,了解高能级项目如何做强产业支撑、增进民生福祉。
成华科创中心建设项目
基坑水平内支撑体系已完成
项目引入TOD建设理念
近日,在航天路6号成华科创中心建设项目施工地,记者看到一张自动控制开合的巨大“绿幕”覆盖了整个基坑,这是建设工程基坑防尘天幕系统,结合喷淋降尘系统一起使用,能最大程度降低工地施工扬尘。从空中俯瞰,一张绿色“大网”仿若草坪足球场,下到基坑中,展开的绿色帷幔又似层层海浪。
“成华科创中心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约21亩,规划建筑面积94884.52万平方米,拟建设‘一校两中心’,包含区委党校、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科创中心,计划2024年6月竣工。”该项目负责人陈乾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全部护壁桩及28根工程桩施工,基坑水平内支撑体系已全部完成,土方外运基本完成。同时,我区首个满足全天候的施工基坑防尘天幕系统已在该项目全面启用,将更好地助力我区提升大气环境。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紧邻地铁17号线二期航天路站,依托这一交通优势,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在建设项目方案中引入TOD建设理念,计划通过“下沉式广场”方式在负一层联通地铁站点,布局可持续性商业配套,营造产业社区消费新场景,有效织补区域配套不足问题,将项目打造成为片区“人、城、产”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此外,项目将采用“投、融、建、管、营”一体化市场方式运作,将区域配套功能与科创载体市场化运营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高效利用。
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基地项目
8月进入主体施工
计划引进90余家链主企业
大型运输车辆来来回回,吊装塔架运转不断,位于航天路东段附近的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基地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工人紧张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项目于今年4月启动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基坑工程建设,预计8月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据该项目负责人李漆介绍,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该项目将建设集总部运营、研发设计、中试转化、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社区,并设立金地威新西南总部,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将有力支撑成华实现在人工智能等领域招引培育优质企业、集聚资源要素、涵养产业生态的目标,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紧扣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细分领域,导入金地威新在人工智能领域汇聚的优质资源,计划引进达闼机器人、英诺赛科等90余家行业领军型链主企业,加快产业集聚,有效降低产业链协作配套成本,共同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隆兴北四路西侧配套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及配套社区综合体项目
主体全部封顶
预计年内竣工
健康是幸福美好生活的基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记者了解到,位于隆兴北四路西侧的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配套社区综合体项目已经完成封顶,施工人员正同步进行主体安装、装饰装修和车库施工等工作,预计今年内实现竣工。其中,隆兴北四路西侧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龙潭片区今年新增的重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更好地为周边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整个项目占地约5.52亩,其中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16396.22平方米,地上主楼12层,裙楼3层,地下2层;社区综合体建筑面积约12909.18平方米,地上主楼5层,地下2层。”据该项目负责人郑超介绍,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社区服务的设施配套标准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及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配套社区综合体将提供便利的社区服务,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需求,为持续推进社区高标准营建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王雅妮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