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建设示范区、奋进新征程,必须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立足成都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和良好的经济人口承载基础,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将示范区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全面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鲜明主题和价值追求。本期,我们聚焦宜居宜业城区打造,介绍成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和未来5年的规划。
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每年建设10个幸福美好公园社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激增,这就要求公共服务供给要做到需求匹配更精准,服务内容更丰富,供给渠道更多元,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
近日,区委社治委举办第三届社区规划品质提升项目评审暨“城视·成画”社区规划设计节,评选出14个优秀规划项目、11名优秀社区规划师、11个优秀社区众创组,有效提升了社区空间品质,激发了社区规划师三级队伍积极性,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以来,成华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将‘十大工程’与‘631’重点项目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步推进、一体发力,2021年成华区‘十大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2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40.3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105%。”据区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李科伟介绍,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提质幸福成都,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未来5年,区委社治委将聚力提品质、优治理、强服务、抓统筹、夯基础,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公园社区,努力促进治理机制更加完善、社区服务更加高效、社区发展更具活力、生活环境更加宜居,不断提升超大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其中,在示范建设引领社区发展发面,我区将注重彰显特质、整合资源、植入场景、集成打造,每年建设10个幸福美好公园社区,推进新建类和提升类示范小区建设;加强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塑造,分批推进北湖未来公园社区等9个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按照“一社一品”要求,营造社区美育中心、社区美空间、社区运动角等特色场景,每年建设5个主题公园社区;以片区化、集成化思维强化“金色中环”打造,实现该区域优质场景集群呈现、社区服务精准供给。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进而到智慧化,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李科伟表示,在智慧建设赋能社区治理方面,我区未来将创新建设适应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治理需要的智慧社区体系,融入“智慧蓉城”建设,按照全市智慧社区“115N”总体架构,谋划全域推广典型示范场景、重点应用场景、特色示范场景等“三个一批”场景建设;创新社区安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党建五大板块N类应用场景打造使用,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治理互动融合。
要提升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管理能力,多元参与推动共建共享是关键。为此,我区将深化“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机制,依托四川省社会组织孵化园、天府社创中心等基地,强化各类多元共治主体培育支持;推进信托制物业管理服务扩面增效,推行“社区+物业+社工+商业”模式,构建“公开透明、开放参与、信义为本”的新型治理关系,实现居民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同时,我区还将在多维发力建强社治队伍上下功夫,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探索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入、提能、成长、退出”全过程机制,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与岗位薪酬办法,拓宽社治队伍晋升路径,并围绕社区发展治理新要求,通过开展系统培训赋能、强化专题培训提能、专家智库陪伴借智,做实社治人才支撑。
全力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实现国际级文创产业名城新突破
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肩负着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国家试点示范的时代使命,是成都服务战略全局的独特定位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要以“三城三都”建设为牵引,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发更多镌刻成都印记的“现象级IP”。要坚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深度开发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核心产品,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天府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近日,区文体旅局深入华林社区、东林社区开展现场调研,围绕如何更好地打造社区美空间,让小而特、特而美、美而精的文旅新空间进入成华生活美学地图和精品旅游点位,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积极谋划打造高标准公共美学新场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区文体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楠表示,接下来区文体旅局将准确领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核心要义,把会议精神真正转化为推动文体旅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启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新征程。
据介绍,未来,成华将大力实施都市旅游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实现世界级都市旅游目的地新突破。全力推进熊猫基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加快建设“一中心两馆三场四街区”,落地实施熊猫地球村等重大文旅项目,加快打造4平方公里“熊猫之芯”、11平方公里“熊猫之窗”、35平方公里“熊猫之都”,策划打造50个标杆性时尚消费场景、50个社区生活美学场景、200个创新创意生产场景;推动1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重点打造社区沉浸式生活美空间——青秀未遮山综合体、二仙桥街道华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青龙街道东林社区综合体3处社区美空间。
此外,我区将加快打造“金色中环”,实现国际级文创产业名城新突破。为此,我区将高效推进东郊记忆时尚产业园、完美文创公园等4个文创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天府国际动漫城、量子数字文化双创产业园、中演华天艺术中心建设,打造一批最具工业风、最具时尚范的文创文旅融合新地标,激发建设文创产业名城活力;紧抓博纳影业、三七互娱、蜗牛数字等20家目标企业,着重引进动漫、影视戏剧、电竞等体育和文创产业项目,加快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便民利企的成华政务服务新形象
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是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动力。近日,区行政审批局联合白莲池街道来到熊猫基地扩建区开展“政策送基层,服务送上门,手续快捷办”主题党日活动,区行政审批局党员义工队和白莲池街道党员为到场的企业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指导资料填报、办理相关证照等,耐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办事群众的赞誉。
“过去5年,区行政审批局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为成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政务保障。”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萍表示,未来5年,区行政审批局将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涉企服务质效,着力打造便民利企的成华政务服务新形象,营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
在强力推动政务服务极简快办方面,我区将充分运用5G、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融合共享,推行“一键申领”“一键变更”“一证一照一码办”服务,打造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和应用场景,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在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创新领跑方面,我区将营造精准可及一流政策环境、极简快办一流政务环境、公平有序一流市场环境,打响“赢在成华”营商品牌,引领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区,营商环境持续全市领先、全国先进。
在继续有序有力深化政务公开方面,我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为引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和区、街、社区三级政务公开联动体系,推动政务公开与政府治理有机融合,促进基层政府决策、管理、服务、执行、创新等能力提升。
文/卜伽 资料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