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区以“有爱无碍·创享美好”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包括无障碍感知行、残疾人文化联欢、特奥运动会等。广大残疾朋友走出家门,无障碍感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果和成都达观友善的城市人文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融入社会、共创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力实施残疾人民生工程,不断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在精准康复、残疾预防、残疾人就业创业、宣传文化体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3年受到市残联通报表扬。
打造助残扶残阵地
为残疾人生活注入“阳光”
位于白莲池街道将军碑社区的融乐阳光家园,于2020年底开园,当时就以其敞亮的活动空间、丰富的设施设备、周到的照料服务赢得了很多残疾人朋友的赞誉,如今这里更是成为辖区残疾人的“第二个家”。“这里针对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据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融乐阳光家园将残联各项服务与基层社区服务相结合,除了日间照料,还会常态化开展康复训练、生活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等活动,帮助残疾人积极融入和参与社会生活。
在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内,整齐地摆放着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残疾人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居民杨芳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填写好申请表,租用了一辆电动轮椅供母亲使用。“我母亲腿脚不便,日常出行是个难题。现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建到了社区,在家门口就能以优惠价格租用到心仪的辅助器具,我们非常满意。”据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专业康复辅助器具由于价格昂贵,往往让困难家庭望而却步。该服务站通过提供辅助器具租赁、维修等服务,使站内器具得到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器具的使用成本,从而让更多需要使用辅助器具的人群受益。
记者了解到,围绕群团服务体系建设,去年我区打造出具有成华特色的辅具适配中心、融乐阳光家园、社区康复站等10处助残新阵地。其中,融乐阳光家园已经实现街道全覆盖。依托这些助残扶残阵地,我区为163名融乐阳光家园学员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文体活动、政策宣传等服务,并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为327名残疾人提供保洁、保健、陪护、临托等服务554项次。此外,我区还制定了成华区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政策,已为28名低保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寄宿制托养补贴。
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
帮助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
在去年10月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由成华区负责组队、训练、参赛的四川省特奥游泳队共斩获9金3银2铜,位列全国前茅。
据悉,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残疾人文体事业发展,充分利用成都市特奥篮球和特奥游泳训练基地落地成华优势,大力推广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健身康复体育项目,承接省、市特奥运动员集训及组队参加国家级体育赛事等工作,推进成华残疾人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其中以桌上冰壶球为代表的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实现街道全覆盖。
围绕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和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我区不断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和增收,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去年,我区共举办了3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开展手工品义卖10次,通过购买服务为150人次开展非遗编结等就业培训,完成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654人,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圆就业梦,为家庭增收,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今年是成华区争当公园城市示范区排头兵,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华的关键一年,也是区残联全面实施改革,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一年。”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做好残疾人兜底保障工作,完善居家安养扶持政策,全力推进康复重点民生项目,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团结带领我区广大残疾群众共创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文/王雅妮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