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芽,即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芽茎,又叫枸杞头、枸杞尖。
作为一种上好的野菜,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对其便有“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的描述。然相对于因药用价值而广为人知的枸杞,枸杞芽因多为野生,数量有限的缘故,使得它们不像上得了筵席的荠菜,通常只在家常便饭中客串打杂。
我首次吃枸杞芽,是工作后到同事小徐家串门。外面雨水滴答,我俩窝在室内闲聊,直到肚子咕咕叫,才发现已过午。于吃饭时,赫然便见桌上有嫩生生的野蔬一盘,形别致、色鲜亮,只是未知其名。
“这是什么菜?”我问。小徐笑笑说:“枸杞芽呀,不知道你吃得惯不。”嗅着那股不停往鼻孔里钻的清香,由不得我不麻利地夹上一筷。
需要申明的是,初尝枸杞芽的味道并不好,远不及其香味那般诱人。入口不仅有隐约的苦,还带着些许涩味,颇有吃药之感。但当吃到第三筷时,起先的微苦已化为津津的甘甜,混杂着油香,浓郁蔓延在齿间。该种苦后回甘的滋味,恰到好处,让人吃过一回再也忘不掉了。
正是从那回起,我平日买菜时,便格外留意起了这清芬爽嫩的春日美蔬。至于吃法,除了当初那盘让我念念不忘的凉拌枸杞芽,仅施油盐的清炒一法,也深合吾意。
面对一盘举箸欲探的清炒枸杞芽,腾腾热气中四溢出一股源于大自然的清新草药香,真能让人想起阳光下的碧野。兴许是炒菜时,将枸杞芽贮存了一冬的绿给逼了出来,那油油碧色竟比田间来得更浓更亮。
清炒突出了枸杞芽的天然苦味和微微凉意,如饮草木清气。筷子一路下去,辛香绕鼻、甘美爽口间,顿感春天的丰盈娇美、魅力无边。
而如今不少吃腻了寡淡大棚蔬菜的孩童,同样钟情于枸杞芽。就像我的一个侄孙,自幼不太喜欢油菜、菠菜的他,唯独对枸杞芽青睐有加。当然,仅仅加盐炒来是难以让这位嘴刁的小少爷多夹几筷的,通常还会搭配其他一些辅料,如春笋丝和瘦肉丝等。
虽说在整道菜里,枸杞芽或许已不是主角,但它们独有的那份其色其香其情其态,仍是瞬间便将春天送入了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