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十五,妈妈都会为我煮一碗汤圆。看着这些白团子,舌尖上仿佛依旧停留着三年前那碗黑芝麻汤圆的味道。
我的太姥姥最喜欢过元宵节,每年妈妈都会在正月十三带我去看望太姥,一直住到正月十六再回家。姨奶说太姥最疼爱我,正月起就日日盼我来,但自从太姥生病后便记不起我的名字,平时也很少说话。
太姥曾是一名教师,讲话谨慎,宁可不说话也不想说错话。有时候看见别人玩手机,她眼里总透着新奇,盘问一番手机的“价值”后都会摇摇头,继续看自己的报纸。有时她看报纸会突然走到我身旁趴在耳边问:“孩子,你有文化,这个字怎么读呀?”每次问完,如果答错我都会十分不好意思,低下头,像个犯错误的小孩。
那天,姨奶买了三袋汤圆回家,太姥指着桌上的汤圆一直摇头。我当时没理解她的意思,以为她不想把汤圆放在桌上,于是便把汤圆放进冰箱里就哄着太姥睡觉了。
午休时,妈妈率先醒来,突然发现太姥不在自己的房间里,找遍别的房间也没有。姨奶急哭了,她说太姥怕给子女添麻烦从来不会乱走,身上也没有揣着电话。于是我们找遍了太姥常去的地方,广场、书店、花店、学校……都没有找到太姥的身影。
当我们正要报警时,太姥突然从远处的一家超市走了出来。看见我们,她意识到是来寻她的,赶忙向我们解释:“含含(我的小名)爱吃黑芝麻馅的汤圆,你们没给买。”望着太姥怀里抱着的两袋黑芝麻馅的汤圆,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我从小到大只吃黑芝麻馅的汤圆,原来太姥一直记得。我赶紧跑上前抱住了太姥,“太姥你怎么突然能叫上来我名字了呀?”太姥缩在我的怀里,嘴里一直说着:“含含吃,含含吃……”
那碗黑芝麻汤圆,是我平平无奇的青春里吃到的最甜的一碗汤圆,是我永远不能遗忘的味道。渐渐地,我明白了真正的爱意无需刻意表达,而是藏在生活里的每一处细节中,正如那袋黑芝麻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