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在秋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该多么美好;如果条件不允许,即便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校园里的银杏也算得上是秋季美景的缩影,值得你走上一趟。
电子科大里有上了年纪的银杏树,它身在高等学府,“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也顺便汲取了知识的养料,显得更加睿智。
曾经,许多人慕名前来打卡拍照,想要留住校园记忆,或是青春模样,抑或是生命轨迹。那挥洒的黄叶,成了人像背影,高大古木点缀些许芳容。倒是银杏从来不语,也不会刻意去留存所谓的美,更不会摆出什么造型去迎合人类的审美,它们在枝头安静地吐露自己的青春芳华,在秋风秋雨后安静地落下又静静地睡去。
沧海桑田,时光变迁。在人们看来是天大的事情,比如“考试通过了”“找了份好工作”“考上研究生了”“谈恋爱了”“留校任教了”如此种种,在银杏树眼里都是小事,它只会静静挺立,默默注视这一切。
记得有一年,我受朋友邀请一同前往电子科大玩耍。彼时清晨,正值银杏树美不胜收之际,学生们在上课,银杏树在知识的海洋迎风起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太阳刚刚探出头来,整个校园都飞舞着秋天的那一抹黄。正当我们穿行在布满落叶的大路上,突然发现清洁工人正挥舞着大笤帚清扫厚厚一地落叶,然后装进口袋当做垃圾运走。朋友有些不解,便前去询问一番:“如此好看的银杏叶,为啥要清理,就留在那里多好啊!”清洁工人解释道,他们也不是每天来扫,一周就扫两次,这里的银杏树天天都在掉树叶,根本来不及扫干净。是啊,也许短暂的美才更显珍贵,何必苛求长久呢?无法做到“如夏花之绚烂”,倒可以“如秋叶之静美”,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把银杏叶的一生归结为只有一年的生命周期,那么秋天的静美是它最好的归宿,无声无息,安静而平和。那一树的金黄便是岁月的沉淀,冬天落叶在地下化作春泥,滋养土地。正如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他的长度,而在于他的深度和高度。
有的人来了,有的人又走了,只有银杏树坚守到最后,轮转着“一岁一枯荣”,践行对四季的承诺。我们终究不知所往,也许一切终归平静,像银杏叶,在最后落叶归根时来一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