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区教育局获悉,为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践动能,该局在今年暑期启动了“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组织全区152个中小学、幼儿园的6000余名教师开展入户家访活动,进一步架起学校、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党员带头班主任为主
确保家访取得实效
“我们把此次组织教师家访活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据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专门制定了《成华区教育局“千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党员带头、班主任为主、全员参与”家访工作机制,细化梳理家访工作流程,确保家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在具体落实行动中,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提出了“家访工作三步走”的工作要领,要求家访教师善于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以变应变,确保家访工作有效开展;成都双语实验学校则遵循“家访工作五步法”,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育人联动机制;成都市二仙桥学校建立了家访考核机制,设立工作专项资金;成都市蓉城小学明确规定了家访内容,包括“五项管理”、学校建议和假期规划,确保家访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为杜绝形式主义,保证此次家访工作高效开展,各学校坚持‘无准备、不家访’的原则,精心做好家访培训工作。”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家访前,各校均及时开展了教师培训,明确家访的目的及要点,并广泛征求教师、家长意见建议,确保家访的时间、形式、内容等与家长协商一致,并在得到教师和家长支持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方案。如成都市第十四幼儿园提出做到“五个明确”,明确家访目的、人员、内容、时间、对象,对参与教师进行必要的家园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礼仪培训支持;成都市二仙桥学校细化九个年级的家访内容,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成都市第三十幼儿园制定了家访工作问卷广泛征求教师、家长的意见建议,使家访内容更符合家长的需求。
此外,此次活动坚持传统家访与网络家访相结合、个体家访与分组家访相结合的思路,力求灵活多样地开展。
聚焦学生健康成长难题
家校协同制定个性化共育方案
7月下旬,石室初中学生林某的家长不幸遭遇车祸,需入院治疗,这对家庭条件本就一般的小林一家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前来家访的班主任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到医院连续数日帮助小林照顾家人,全班同学得知小林一家的遭遇后,也自发为他们捐款,小林一家对此十分感动……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此次家访活动的重要目的。”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中,各学校要求必须通过家访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对有困难的做到重点关注、悉心指导;针对困难情况较突出的,要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共育方案,竭尽所能地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为做好新生家长的答疑解难工作,此次家访活动把入学咨询关口作了前移,如海滨小学校长在家访中带领学校教师将“入学通知书”送到一年级新生手中,悉心指导孩子居家习惯养成、耐心解答家长育儿困惑,将关心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理工附小举办“在美好影响中走向美好”高校+名校校地携手开放日,邀请理工大学的教授们以家长的身份走进校园,共同商讨理工附小的未来发展。
此外,为确保家校齐心做好疫情防控,暑假里,区教育局还发出了《关于做好近期新冠疫情防控致师生家长的倡议书》,各学校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疫情防控措施、摸排行踪轨迹,指导家长、学生科学防疫,确保全体师生家长暑期安全。 文/胡园春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