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那日,我正埋头看书,突然听见窗外传来阵阵鸣叫,轻轻推开窗户,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只知了挂在树上,肆无忌惮地高唱着。“大暑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1-07/23/005032.html

等待处理…

知了声声

作者 周汉兵
2021/7/23   点击量:24411

那日,我正埋头看书,突然听见窗外传来阵阵鸣叫,轻轻推开窗户,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只知了挂在树上,肆无忌惮地高唱着。

“大暑到,知了叫。”知了,也叫蝉,每当盛夏来临,它们的叫声便覆盖了虫鸣蛙叫。知了的一腔高嗓,顿时让人想起了童年,以及烂熟于心的《童年》这首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林大、树多,知了才多。城里的知了远比乡下的少。所以,知了是乡村的音符,流淌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树上树下。知了声声,叫醒了乡村。

夏天的几个月,知了成了乡村人的免费奏乐师。不管你听与不听,想听或不想听,知了都会不知疲倦地歌唱。在炽热的歌声中,多少村庄陷进喧闹的海洋,连睡午觉的梦中,也留着那些拖长的调子。忙碌了一整上午的村民,吃罢午饭,不由自主地打起盹来,可那知了却不管不顾地就在村民耳边放声歌唱,把刚入梦的村民吵醒。气恼的村民拿来竹竿,撵走知了却是徒劳,因为隔不了多久便会再飞来一群新的知了。

对于乡村的孩子们来说,知了是夏天快乐的记忆——挖蝉蛹、寻蝉蜕、网知了。挖蝉蛹,就是在树林下寻找即将钻出地面的幼虫,小心翼翼地拿回来,放到房前屋后的树林下,目的是为了更方便获得蝉蜕。蝉蜕是一种中药,那时乡村的药店都要收购,甚至还会有走村串户的“挑匠”上门来收。每天早上天刚亮,孩子们就翻爬起来,爬树子、穿园子,四处寻找蝉蜕,有时放学后也会在树林里寻觅。中午闲聊无事,便用竹竿卷上蜘蛛网去粘知了,粘住知了,不停地“逼”知了“唱歌”,一遍又一遍。

在童年的时光里,我从来不曾了解知了为何会鸣叫;长大后慢慢明白,会鸣叫的蝉是雄蝉,不会发声的是雌蝉,我们通常叫它们“哑巴蝉”。据说雄蝉听不见自己的叫声,它们每天激昂高歌,唱个不停,主要是为了吸引雌蝉。而雌蝉听到雄蝉的“召唤”之后,马上飞去相会。蝉的幼虫在黑暗的泥土里一般要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羽化成虫后,一般寿命三五十天,最长也只有六七十天。

它们看似安静而淡然,实则无比激情而热烈。它们鸣叫着夏天,鸣叫着生命,努力把短暂的生命过得精彩。

夏日炎炎,知了声声。如此,我坚定地以为,这高亢的知了声,算得上是夏天最绚丽的旋律。

上篇:没有了
下篇:父爱如山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