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日前,记者从区司法局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区以高质量建设四川省全面依法治县(市、区)示范试点为统揽,以“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1-07/16/005013.html

等待处理…

大力营造缘法而治法盛人和的法治环境

我区积极探索“432”工作模式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

2021/7/16   点击量:19920

日前,记者从区司法局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区以高质量建设四川省全面依法治县(市、区)示范试点为统揽,以“司法为民”为根本,以构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抓手,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探索创建了公共法律服务“432”工作模式,大力营造缘法而治、法盛人和的法治环境,成华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管理更加规范、服务资源更加优化、服务产品更加丰富。

把握发展新趋势

构建法治便民“四全模式”

“围绕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均等化的公共法律服务现实需要,我区探索构建了法治便民‘四全模式’,扎实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从‘有’到‘好’全面跨越,逐步铸就法治成华鲜明特色。”据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全模式”,即做优“全业务”覆盖式法律服务、做精“全时空”陪伴式法律服务、做新“全链条”延伸式法律服务、做实“全周期”保障式法律服务。

为做优“全业务”覆盖式法律服务,我区积极推进法律服务嵌入教育、就业、卫生等领域,创新组建城市有机更新、涉外贸易、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法律服务专业团队,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楼宇、景区等活动以及“法治惠营商”专项行动。

聚力做精“全时空”陪伴式法律服务,我区健全优化“全时联动、全域覆盖、全民共享”的“三维”布局,促进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移动端服务四大平台融合式发展,提档升级“区——街——社”三级法律服平台,建成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充实微信微博内容支撑,指导开通“一社区一律师”跟踪服务微信群,鼓励开设律师全时服务直播间,有效破解“8小时以外”服务难问题,精准满足各类群众法律服务个性化需求。

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我区做新“全链条”延伸式法律服务,打造了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东郊记忆艺术区、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特色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工作站),建立“产业功能区+驻点律师”精准匹配机制,实施“司法行政+律所律师+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四方会诊,推动法律服务关口前移,合力研判解决企业关切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真正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一站式法律服务。

此外,我区还做实“全周期”保障式法律服务,聚焦公民出生入学、成家立业、退休养老三大阶段,推出32项法律服务产品,聚焦企业成立初期、经营壮大、转型消灭三大阶段,推出20项法律服务产品,在全省率先发布企业和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目录,提供清单化、项目化、系统化法律服务,并逐一制定专属服务二维码,方便企业和群众一键扫码了解、定制、评价服务项目。

回应群众新期待

打造法治惠民“三大品牌”

据了解,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融合发展,我区坚持将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部分和民心工程的关键部分,着眼构建人民首位的“大服务”格局、共建共治的“大治理”格局、法治引领的“大普法”格局,让老百姓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为了提升群众幸福感,我们打造了‘维护民生’援助品牌,全面落实法律援助‘全域通办’工作机制,将法律服务资源集成到社区、驻点在家门。今年以来,我区已受理法律咨询2493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569件。”据该负责人介绍,我区制定发布援助案件目标任务、办理责任和质量评价“三张清单”,成功援助城北医院193名职工讨薪案,稳妥解决张某等17名外来务工人员讨薪案等重大案件;四川瀛领禾石律师事务所和四川伟旭律师事务所均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四川伟旭律师事务所援助律师荣获“第五届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不仅如此,我区还打造了“善解民忧”调解品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调处综合机制,强化和提升对社会矛盾的及时感知、预警能力,推动“律警民”协同调解模式向社区延伸,推广运用“律警民e点通2.0版”远程视频调解平台,探索创新“四诊四调”分层过滤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让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此外,我区还聚力打造“浸润民心”宣传品牌,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区创建活动,提升打造长天路宪法主题街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法治文化阵地,创新开展“法治之光耀成华”“宪法法律进高校”等活动500余场次。

用好科技新成果

实现法治利民“双线驱动”

“紧扣普惠服务、科技服务、便民服务发展新趋势,我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撑,积极探索推进法治利民线上线下‘双线驱动’,为基层群众供给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不断满足居民对美好法治生活的向往。”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线上驱动即“云端联动”,具体而言就是我区一体推动宣传、公证、调解、援助、复议等业务上架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手机端,全面覆盖区内83个社区,提供“线上咨询”“掌上预约”“指尖办理”等立体化定制化法律服务,实现群众与律师随时随地视频连线、语音通信,自助便捷咨询和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业务,确保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不仅如此,我区还创新打造全国首个“云学法·云普法+”智慧普法平台,动态物联法治声音名片、定向普法音响、天猫精灵、展示墙、音频柱等科技设备,云端链接专家讲法、以案说法、直播释法等多元功能,创新推出点一点、扫一扫、喊一喊、听一听、寄一寄、拨一拨“六个一”体验模式,以趣味性和便捷性提升人民群众学法的参与性。

线下驱动即“人机互动”,具体而言就是充分运用AI、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定制推出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华仔”,融合运用人机语音交互、深度语义理解、人脸识别等智能科技,利用可视化工具搭建法律知识图谱,让“电子律师”提供更加人性化专业法律服务,帮助群众在“你问我答”中轻松、准确获取所需法律信息,实现法治服务由静态型向动态智慧型转变。 文/毛艺宏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协商共治办实事 提升服务睦邻里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