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白莲池街道将军碑社区由原白莲社区与原将军碑社区调整合并而成,辖7个居民小组,有5个院落党支部。辖区内有农转非安置小区、老旧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1-07/16/005012.html

等待处理…

协商共治办实事 提升服务睦邻里

白莲池街道将军碑社区构建议事协商等机制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2021/7/16   点击量:17976

白莲池街道将军碑社区由原白莲社区与原将军碑社区调整合并而成,辖7个居民小组,有5个院落党支部。辖区内有农转非安置小区、老旧院落、驻区单位家属院、商住楼盘等8个居民院落,并汇聚了富森美家居、宜家家居、蓝光金悦家居三大家居产业园区社区,总户数5749户,总人口近1.8万人。

“社区调整后,将军碑社区虽然建立了完善的组织动员体系,但辖区院落类型多样、商企云集,在社区治理方面仍然存在人居环境复杂、人口流动性强、社区意识淡薄、院落矛盾突出等难题。”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社区围绕“院里天地,连心共创”主题,从推动共治、提升服务、凝聚共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仅有效破解了一系列治理难题,也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搭建系列协商共治平台

确保院落事务桩桩有落实

“要把社区建设得更美好,首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大家参与共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他们主要立足社区治理体系搭建、协商机制建立、社区利益共管等方面,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逐步推动社区共治。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不仅建立了“5个小区党支部—19个楼栋党小组—48个楼栋长”三级组织动员体系,还针对物管院落、非物管院落、单位院落建立了院落分类自治体系,同时完善了“小区党支部—党小组长—业主委员会—自管小组—红色志愿者”五级党群联动治理体系,搭建起了院落难题协商共治的系列平台。

为更进一步实现社区事务的协商自治,该社区还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的议事协商机制。线上,居民可通过院落红色信箱、智慧社区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吐槽”烦心事,对院落事、身边事提出意见和解决建议;线下,居民、自组织、社会组织、业委会均可就院落事务进行提议,自管小组会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并根据议题轻重缓急适时召开院落坝坝会、院落议事会、社区议事会进行讨论、实施、反馈,确保件件有回音、桩桩有落实。

此外,为促进形成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成果家家共享的局面,该社区一方面建立了院落事务监督机制,挖掘院落中的意见领袖成立监督小组,并组织监督小组和院落自治组织外出交流学习,增强其履职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公共收益共享机制,通过良好的监督和共享机制促使居民从被动交费变为主动交费,成功破解了安置小区收费难、无人管的问题,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持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营造温馨和谐社区氛围

“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的社区意识、家园意识,社区专门建立了近10万元的社区发展共享专项基金。”该负责人介绍说,利用专项基金,他们搭建起了社区发展共享平台,致力于引进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并积极开展社区营造及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公益活动,推动全龄、全时、全域的社区服务项目落地。同时,还成功建设起了共享农场、儿童之家等居民活动场所,开设了垃圾分类、舞蹈、合唱等热门课程,并经常开展理发、义诊、修鞋等便民服务,社区生活基本实现了服务零距离、公益全覆盖。

“以前,居民之间关系冷淡、社区认同感不足,如今参与院落活动已经成了大家的生活新常态,太极、瑜伽、舞蹈、合唱等各类自组织在社区不断壮大。”该负责人表示,除了通过提升服务凝聚居民的向心力,社区还精心培植院坝文化,以“睦邻里、爱生活”为目标,撬动社区资源,营造温馨和谐社区氛围,并整合社区各类资金开展以居民自治为主的微更新、微治理项目,让居民从“自娱自乐”转变为“服务他人”,从参与者变成倡导者和引领者。

“此外,我们还通过组建社群、开展院落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邻里间的融合。”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对院落公共空间的重塑、对邻里文化的深挖、对居民积极性的撬动,将军碑社区成功引领广大居民共同构建起了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格局,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文/胡园春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大力营造缘法而治法盛人和的法治环境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