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深秋,散步郊外,望见田野、树林里的秋粮秋果被农人收获殆尽,大地露出平展展的田野、稀疏疏的树木,仿佛倦怠的母亲稍事休整,那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0-10/13/003738.html

等待处理…

“拾喜”之乐

作者 刘琪瑞
2020/10/13   点击量:38334

深秋,散步郊外,望见田野、树林里的秋粮秋果被农人收获殆尽,大地露出平展展的田野、稀疏疏的树木,仿佛倦怠的母亲稍事休整,那种明丽、恬静与安详,仿佛油画一般。

忽想起儿时“拾喜”趣事。那时,我们这些顽劣的孩子待放学后三五成群,跑到收获后还未及时耕种的地里,或钻进黄叶飘落的树林深处寻觅捡拾遗落的秋实,采摘林中秋果。大人们把这叫“捡漏儿”,而我们小孩子则称“拾喜”。

最有趣的是打栗球、捡栗子。经过太阳暴晒,栗球裂开嘴,我和小伙伴用长竹竿哗啦啦一阵乱打,这儿啪的一声,那儿咚的一下,我们弯着腰,拨开草丛,掀开枯叶,圆滚滚的栗子闪现出来,欢喜写满我们稚气的脸。还有几个女孩在树下寻找栗球,即使干了烂了,它们的硬刺也不比刺猬差,所以要用一根木棍拨拉出来,轻轻敲打,啪的一下,偶有一只油光闪亮的大栗子蹦出来,小丫头们高兴地蹦着。

捡拾秋实秋果,最妙的是吃法。我们发挥聪明才智,用黄土和碎砖头做成“焖窑儿”——先是“烧豆”,就是把捡拾来的黄豆荚、绿豆荚用干草引火燃烧,噼啪噼啪一通,焦黄的豆粒撒了一地,我们一粒粒捡着吃;再是“架烤”,用几根铁条铁丝支成架,燃起一堆火,把捡到的山药豆、山楂果用木签串成串儿,放在铁架上烧烤,直烤得焦黄黄、喷香香;最后是“煨”,也就是“暗烤”,待到柴火熄灭了,将这些余烬用铲子铲到“焖窑”里,再把捡拾的花生、栗子、地瓜、毛芋头等埋入,间有栗子和玉米的爆裂声,“焖”出来的果实吃起来醇香香的,甭提多美了!

“拾喜”还会有别样的收获。野地里不知啥时遗落的种子长出苗,蔓了秧,到秋里结出清凌凌的瓜蛋子,孩子们欢呼着跑来,嚷嚷着要采摘品尝,稍大些的孩子会说:“还没成熟呢,瓜瓤儿是苦的,再等等,熟透了的时候咱们再来摘!”于是我们薅了几把草,把瓜蛋子掩盖起来,记下地方,回去耐着性子等,还美其名曰“等喜”。过些日子再来时,远远就能嗅到甜香味儿,我们轻轻拨开又高又密的草丛,一个个摘下来,分而食之,这种意外之喜比吃什么都甜。

而今,别说城里孩子没品味过“拾喜”之乐,就是乡下孩子也少有这方面的体验。在快节奏、高效率的当下,小小的欢喜、简单的快乐难以觅得,大人如此,何况孩子们呢。

上篇:没有了
下篇:雁鸣思故乡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