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3页
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
定位“文创科创+时尚消费”
东郊记忆艺术区是全市文创产业链三个主要承载地之一,是成都发展文创产业、助力新消费产业生态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位于东郊记忆艺术区的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以下简称“东郊记忆”),已成为国内工业遗址保护利用的标杆项目。
当天上午,观摩人员一行来到东郊记忆,先后走进游客中心、工业横街、蜀宴赋、火车头广场,听取东郊记忆艺术区努力打造“一典范双高地”(全国城市更新转型升级新典范、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新高地、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新高地)有关情况。
东郊记忆占地面积282亩,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以工业遗址为基础、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国际时尚产业园区,获评7项国家级荣誉,已成为国内工业遗址保护利用的标杆项目。“2021年以来,东郊记忆大力推进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有效促进园区消费快速恢复与经济高速增长。”据园区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41%,全口径税收4683万元、同比增长40%,园区客流量达1288万人次、同比增长54%。
东郊记忆强调业态育新,组团式打造新文创艺术、赛博朋克、东山Re°est、展演艺术、北街美食、成都舞台、7号创意集盒7大主题街区;布局文博艺术、影视动漫、文娱潮玩、原创演艺、社区美游、特色宿集、研学旅游、休闲运动、美食品鉴9大业态;成功孵化“618幻夏音乐节”“潮东看·共声响”等自有IP,将传统商业空间转型为时尚消费地标。据统计,2024年前3季度,已举办文旅活动超1000场,入驻企业275家、同比增长42%,新引入首店40家、现有92家。
近年来,东郊记忆坚持打响国潮原创,2024年前3季度,新招引国潮品牌74家、同比增长118%。原创全景沉浸式汉文化主题餐秀——蜀宴赋更是创造了开业以来场场爆满、一席难求的现象级消费盛况。同时,结合节日假期,集中展示川剧、蜀绣、蜀锦、竹编、剪纸等非遗文化项目,不断传承“文气”、集聚“人气”、汇集“财气”,塑新文态,提升文化自信表达。
为在视觉形态、城市更新等方面吸引更多游客,园区由传统工业遗址向青年发展型园区蝶变——园区运营公司东方正火共计投入近2亿元,统筹推进园区形态保护性再造、产业化改造、景区化营造。装配厂房改为演艺中心,荒废草坪改为露营基地,闲置空地改为滑板公园,锅炉罐体改为喷泉水池……打造“工业风、潮流范”网红打卡地。“成都”打卡墙,一经上线立刻引爆社交平台,成为成都新地标符号。
同时,园区以东郊记忆为核心,联动周边天荟万科广场、龙湖滨江天街两大商业载体实施片区组团发展,加快建设最成都、最潮流、最文艺的城东消费活力区。
“下一步,东郊记忆艺术区将瞄准总体发展目标,秉持‘工业遗存+文创园区+科创基地+消费极核’四位一体发展理念,活化18处工业遗存,奠定特色立园独特优势;培育十大特色文创园区,塑造产业园区红仓品牌;打造三大商圈,营造潮流消费多元场景;联动双高校,发挥产业人才聚集优势。”东郊艺术区管委会主任王猛表示,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全国城市更新转型升级新典范、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新高地、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新高地。
赵悦 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