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3页 这里植入了便民服务、图书馆、艺术中心、党建室等多个空间,居民商业洽谈、协商事宜和工作交流等都有了好去处。社区还引入了合伙人,打造了社区人自己的托育中心,家门口即可送托,也实现公共空间的长效运营。
杉板桥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有7万多居民,辖区内有东郊记忆和萌想星球两个文创园区,年轻群体占比高。“我们希望通过满足年轻人扎根社区生活、寻求提升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多层次需求,来引导周围的居民、产业人群和社区形成‘生命共同体’。”上述负责人说。
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杉板桥分中心,贴心的服务和专业的诊疗服务,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健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服务。连接着卫生服务中心,另一边康养中心为老人们提供舒适的晚年生活。
烟火气与浪漫齐聚的城市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毗邻中心城区的生活配套和便利的交通则让这里的生活更加彰显品质。黄女士提到,该辖区多条地铁和交通线路搭建的公共交通网络让工作、生活出行都便利无比,居住体验更是幸福感倍增。
“以人为本”的治理模式,照见一座城市的发展尺度。在成华,生活必需的学校、医院、菜市场等,以及公园、医疗、健身等场所不断嵌入居住空间,街道已然转变为功能丰富的生活场所,让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让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温馨成华 规划众创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可感可及、舒适宜居的公园社区体系,在成华俯拾即是。杉板桥社区、下涧槽社区、和美社区、致强社区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幸福美好公园社区示范点位频繁涌现,多次受到国家部委肯定。一组数据显示,成华区累计创建市级示范社区55个、市级示范小区60个,其中“百佳”示范社区24个、“百佳”示范小区21个、“百强”社区6个。
事实上,以杉板桥社区、下涧槽社区为代表的幸福美好公园社区的诞生并非偶然。成华区“区级导师团—街道设计师—社区众创组”的三级队伍体系是背后的智囊团,规划众创,共建温馨家园。“我们的社区规划师做法在全市推广,获评了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成华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创新做法发动了社区各类主体共同对社区闲置空间、“金角银边”等进行有机更新和长效运维,共实施社区规划项目400余个,协助完成社区微更新项目66个,得到居民真心拥护和踊跃参与。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社区生活美学,打造可进入、可参与、可互动的“社区美空间”15个,深度黏合社会价值、生活价值、商业价值与美学价值。为引导市民认识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成华区联动四川音乐学院开展“社区美育中心”试点,引入名师名家,推动美育活动、美育指导、美育培训3个方面9类美育活动进社区。
友好成华 聚焦“一老一小”回应社会关切
中午的艳阳透过窗户照在干净整洁的餐桌上,整个餐厅暖意融融。在成华区和美社区助老食堂,82岁的冷婆婆每天中午都会在这里吃午饭。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加上老人年事已高,日常的伙食保障成了一个难题。每次只花费9元钱,冷婆婆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多种餐品。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老一小”是重点。成华区想方设法纾民困、解民忧,用民生保障温度,有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让老人舒心长寿。成华区目前建设有3个社区为老服务综合体、7个社区为老服务站、42个小区(院落)为老服务点,新建“蓉颐助餐”服务设施22个,创建2个复合型开放型养老机构。
同时,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水平,为全区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探索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到龄即享”机制;持续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有效运行,提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深入实施银龄健康工程,积极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
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4年,成华区计划完成市级儿童友好社区建设41个,实现覆盖率达100%。指导白莲池街道创建市级儿童友好街道。推动教育、卫健、文体旅、城市更新等单位持续加强儿童友好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博物馆等儿童友好单位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持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数据显示,2024年,成华区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公共服务各项工作,纳入5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0.7亿元。
宜居成华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佳注脚
在成华,“推窗见绿、出门即景”成了一种生活态度。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良好的生态本底,成就了成都主城区最美生态湖区——北湖生态公园。水清、鱼游、草茂、景美的公园景观,打造了市民露营、遛娃的好去处。
这里更是成华市民家门口的“度假胜地”。在北湖未来公园社区,天恒未来商旅中心正加快打造。该项目将创新利用北湖特色生态景观资源,依托北京天恒地百商贸、复兴商业城资源,计划引进洲际voco、雅高瑞士酒店等国际性商旅品牌,打造集“食、购、游、娱、宿”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新地标。
步行出站即可抵达写字楼,闲暇时间区域内可以逛街、健身和休闲娱乐,穿过空中连廊和地下通道可以直接出行或回家,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在附近公园散步或晨跑……在成华区打造的龙潭寺东站TOD项目中,多元城市功能集中布置在公共交通站点周边,一幅绿色生态、便捷舒适的生活图景正徐徐展开。
龙潭寺东站TOD项目以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为轴线,综合考量了城市、自然、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共分为四批次建设,其中一批次住宅项目已经竣工,二批次住宅项目和三批次桂莘龙潭寺东站TOD文商综合体项目正在建设中,四批次商兼住项目也在加快进行方案设计。综合体周边还将配建教育、养老、文化、体育、医疗、产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未来将以多元的场景和丰富的业态充分满足市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打造高效、人性化的街区生活——商业价值、公共空间、人本身“三位一体”,正是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佳注脚。
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完善的公共服务、优质的教育医疗配套、高绿化覆盖率、舒适的居住环境都是增强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成华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让138万成华居民有了稳稳的幸福。 据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