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入百站”共建120个学习小站 培育特色学习空间 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更好服务广大市民就近学、灵活学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4-08/30/008314.html

等待处理…

打造“一街百站千景万家” 推进“理论从云端到身边”

2024/8/30   点击量:3927

“入百站”

共建120个学习小站 培育特色学习空间

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更好服务广大市民就近学、灵活学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主题街区成功试水之后,成都广泛发动各地各单位参与共建共享,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企事业单位党建阵地、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等为载体,把市民身边的文化生活场景升级赋能为新思想学习小站。

在北湖“学习强国”小站,配备了“学习强国”LOGO标识、学习小站云上智慧平台、学习资料、室外活动专区,为市民提供学习、休闲服务;温江依托18个“24小时留灯书屋”,创新设立“学习强国”流动学习小站,开展“向阳花”基层理论宣讲、“悦”读会等活动100余场;成都轨道集团则打造世纪城地铁学习小站,组织开展“学无止尽·青春向党”知识答题赛等特色活动,服务乘客市民15万余人次……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海量优质内容,“学习强国”成都平台研发配备小站云上智慧平台,实现街区和小站、小站和小站间的互通互联。以主题街区为中心枢纽,在全市共建成120个学习小站,社区、公园、学校、运动场、地铁等不同类型小站,通过形式多样的远程慕课、学习分享会、演讲比赛等学习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融千景”

融入1000处城市场景 营造全民学习氛围

在崇州市全兴村的全省首个“学习强国”主题公园内,将“学习强国”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把学习融入游览参观、劳作体验,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创收600万元。

全市40余家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博场馆则建成青少年社会实践点,创新开展“强国有我好少年 我是蓉城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名小小讲解员向中外游客讲述中国故事、蓉城故事5000余场,现场听众达50万余人次,让“强国”声音响彻蓉城大地。

“成都正推进‘学习强国’有机融入公园绿道、文博场馆、街头广场等1000处城市场景,延伸‘学习强国’线下学习服务半径,营造浓厚的学习型城市氛围。”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在全市地铁、公交、公益大屏等展播“学习强国”宣传片,进一步提升平台显示度、美誉度;在兴隆湖畔、环城生态区1000余根智慧灯杆投放“学习强国”宣传海报;在大熊猫基地、天府芙蓉园灯会等热门景区、网红打卡地,因地制宜打造“学习强国”景观小品、学习角500余个,让“强国”资源有机融入城市街头。

“进万家”

打通学习“最后一米” 让新思想深入千家万户

在四川天府新区一个面向企业职工开放的公共食堂里,电视屏幕上播放着“学习强国”文明用餐、惠民政策、健康科普等视频,让大家在用餐的同时,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成都八中的思政课教师用“学习强国”理论频道查找资料备课,推进慕课每周进课堂,学生们纷纷表示“学习强国”是百科全书,是文科学习的一大法宝。

为了让新思想深入千家万户,成都积极开展“学习强国”进居民院落、机关大院、学校校园、养老机构、农贸市场“五进”行动,推动全市社区、机关单位设立“学习强国”理论学习专栏,依托乡村大喇叭、村民议事会等播放“学习强国”农业科技、乡村振兴等音视频,宣传乡村新变化、新面貌。结合“礼好成都”文明实践集市活动,设置“强国加油站”30余个,开展答题活动1000余场。将“学习强国”嵌入式融入全市30家“菜市书屋”、23个“盒马鲜生”门店,把知识装到群众的“菜篮子”里。分批分类推进“学习强国”音视频学习资源进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银龄课堂”,采取投屏观看时政新闻、学习养生保健知识、开展文娱活动等方式,丰富老年人夕阳生活。

据“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成都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将推动“学习强国”有机融入公园绿道、街头广场、村社院落、养老机构、校园场馆、农贸市场等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场景,让“学习强国”精品内容全面融入城市建设、走进市民生活,以平台推广使用带动社会尚学乐学之风,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强国”动能。

据成都日报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