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1页
会议指出,要优化人才布局,着力构建全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要推动能源总部人才头雁引领,充分依托建设路金融商务总部发展区能源总部企业和创新资源聚集优势,优化完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张图谱”,加快集聚产业领域顶尖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要推动“成电—成理”创新人才双圈驱动,深化环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成电—成理”创新人才成果转化。要推动产业领军人才三区齐进,加快汇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通信、生态环保、文化创意、音乐产业、都市旅游等主导产业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加快推进具有区域带动力的特色产业人才重要承载地建设。要推动特色产业人才多点支撑,打好“双招双引”组合拳,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产业人才集聚新路径新举措,加快推进区域特色产业人才聚集重要支点建设。
会议指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要创新人才管理制度,高位推进一批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具体举措和典型经验。要强化分类精准评价,优化调整人才分类目录,有针对性地建立覆盖科技创新、重点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加快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科研管理方式、人才使用机制,推行重大科技攻关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重大项目总师负责制,不断激发人才活力、提升创新效能。
会议指出,要用心用情服务,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要强化有力有效的要素保障,着眼人才创新创业全链条需要,全面打通“蓉易办”“蓉易享”等服务平台,促进政策全面扩容、信息互通互享、数据智能分析。要打造舒心舒适的宜居环境,健全完善人才安居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人才公寓、产业功能区配套住房和商业购物、交通出行等基础设施,打造职住平衡的“15分钟生活圈”。要提供精准精细的公共服务,建强人才服务工作者队伍,积极解决各类人才困难问题,努力为各类人才消除后顾之忧。
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参加会议。 文/周雪梅 图/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