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04年设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中国的延伸,同时也是面向女性科技工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4-05/15/008192.html

等待处理…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揭晓——

成华2名个人和1个团队“榜上有名”

2024/5/15   点击量:5559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04年设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中国的延伸,同时也是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并连接国际表彰平台的重要奖项。近日,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20名女科学家、5个团队获奖,10人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此次获奖名单中,有成华2名个人和1个团队——电子科技大学吕琳媛(现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范宣梅双双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女科学家奖,电子科技大学磁电信息功能薄膜与集成器件团队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女科学家奖团队奖。

“大地的女儿”:

与地质灾害“过招”

现任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的范宣梅从小在甘肃金昌长大,2000年她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自此便与地质结下不解之缘。20多年来,她奔山野、赴雪山,逆向行走在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一线,成为“大地的女儿”。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范宣梅和她的团队持续与地质灾害“过招”,通过灾害学、物理力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创新,破解了强震地质灾害机制认识不清、预测不准等国际难题,所研发的预测模型准确率较国际上既有模型提高了20%以上。

近年来,范宣梅团队成功建立了三大预测模型:地震诱发滑坡预测模型、震后地质灾害及灾害链数值模拟预测模型、震后泥石流预警模型。这些模型被应用在多次地震后的应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震后抢险救灾的效率。此外,该团队还建立了联合多源数据的地质灾害智能识别方法,实现大范围滑坡的快速智能识别。

谈及此次获奖,范宣梅表示:“很高兴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一路走来有很多人帮助、支持我和我的团队,十分感谢大家!”此前范宣梅就曾获得过2022年“科学探索奖”,对于这次获奖,范宣梅认为“挺不一样”,“相比之前,此次奖项传递出了一个信息,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女性科学家被看到。”

“娃娃脸”教授:

网络信息挖掘领域“大显身手”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吕琳媛乍一看“毫不起眼”,“娃娃脸”“温婉”“小巧”,这是很多人见到吕琳媛的第一印象。但是了解吕琳媛取得的成绩后,人人都会敬佩这位“80后”青年科学家“小身体”里蕴藏的大能量:吕琳媛曾获2018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年科学探索奖等荣誉。

吕琳媛从2009年开始涉足网络信息挖掘领域,那个时候“大数据”还没有成为一个时代的热门词,但吕琳媛相信这将是未来极具潜力的方向。也正是因为这个坚定的选择,才有了她后来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价值。

随着研究和跨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吕琳媛团队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基于高阶框架的网络信息挖掘上。她带领团队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提炼关键科学问题,着手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供应链风险分析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 紧转6页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