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紧接3页去年4月,硕特科技与北京大学共建低碳水处理联合实验室,立足低碳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汇集双方顶尖科研力量,共同打造绿色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4-04/15/008154.html

等待处理…

循新出发 向质而行

成华企业向“新”提“质”专题报道(上)

2024/4/15   点击量:5151

紧接3页

去年4月,硕特科技与北京大学共建低碳水处理联合实验室,立足低碳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汇集双方顶尖科研力量,共同打造绿色发展的强劲引擎。联合实验室成立不到一年,已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申请相关专利2项,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联合实验室为载体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树立行业标杆,还能培养新时代的学科人才。”黄兴俊介绍说,企业格外重视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发模式,目前和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企校不断强化研发创新能力,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聚焦细分赛道,不断推出环保新技术和服务,如今硕特科技在高盐工业水、油气田水和垃圾渗滤液处理三大专业领域拥有20多项核心技术、7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以及上百个工程案例。

紧跟环保产业前沿趋势,硕特科技继续立足于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正致力于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近日,伴随着阵阵机械轰鸣声,位于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内的装备制造及应用服务基地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施工。这是硕特科技以智能制造、绿色能源、人性化设计为核心理念打造的环保制造基地。

“在成华区的帮助下,基地在开工前的相关审批流程缩短了约40天,并且提前完成了施工大门、临时设施搭建等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黄兴俊介绍说,该基地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运营和大数据服务为一体,将建成DTRO/WTRO水处理成套智能化设备生产线、DTRO/WTRO膜柱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和超低温干燥设备装配线,带动上下游环保产业链的发展。

“以水处理成套智能化设备生产线为例,这条生产线全部由机器人来操作,集成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物流等先进的智能技术,可以解决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运输等难题。”据黄兴俊介绍,基地将致力于用科技解决高难污水处理难题,通过自主研发的水处理工艺,为社会提供污废水资源化与高品质再生水回用等服务,这对于缓解用水紧张、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装备制造及应用服务基地预计2025年6月建成投用,届时我们也将开启又一新起点、新征程。”黄兴俊表示,放眼未来,硕特科技将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环境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共同迎接一个更加清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是硕特科技实现飞跃发展的第一动力。”黄兴俊说,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唯有不断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成焊宝玛: 持续向“新”发力,向世界推广“中国智造”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强国之基,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作为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多年的成华本土企业,成立于1989年的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焊宝玛”)是一家从事汽车白车身工艺装备规划设计及系统集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认定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国内汽车车身焊装行业的开拓者和智能制造的先行者。

伴随国内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成焊宝玛不断输出先进生产力,推动智能制造向“新”发力。如今,这家老牌技术企业正积极开疆拓土,探索新质生产力“出海”之路,向世界推广“中国智造”。

抓取、搬运、焊接、涂胶、铆接、拼接、检测……在成焊宝玛生产车间的智能生产线上,几百台机器人摆臂挥舞,经过5000多个联结环节,组装成一辆完整的白车身只需要不到1分钟。

白车身是完成焊装但未涂装之前的车身,相当于一辆车的骨架,是汽车四大制造工艺中最复杂的部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而中国的轿车工业刚刚起步,于是成立不久的成焊宝玛就以此为主攻方向,专注于填补汽车白车身焊装这个国内空白领域。紧转5页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