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新学期 教育局有要求
成都市教育局日前发布了新学期的相关通知,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督促中小学校按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幼儿园合理安排好“一日活动”,科学合理安排学期作息时间及教学工作计划;要按政策在四川省教育厅规定的目录中选用教学用书、教辅材料,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规定;做好幼儿园课程教学资源清理整治。
同时要求学校要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指导小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深化“小学作业不回家”。周末、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此外,学校要在校内醒目位置主动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含课后服务收费)等,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校园周边商铺销售 重点监管
2月26日,2023—2024学年下学期(春季学期)正式行课。此前,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重点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管理的公告》,要求对校园周边商铺销售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的儿童和学生用品,如萝卜刀、激光笔、水晶泥、磁力珠、鼻吸能量棒、火漆印章、儿童真煮厨具等,市场监管部门要实施重点监管。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积极行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公告》指出,各地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宣传教育,禁止学生携带不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易引起暴力等不良行为倾向的儿童和学生用品进入校园。
春季“护苗” 护航“开学第一餐”
各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学生在校的就餐安全成为家长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为强化2024年春季新学期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在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连日来,区市场监管局开启春季“护苗”模式,采取网上智慧监管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全力护航师生“开学第一餐”。
“全面核验上学期积存食品,提高进货频次,保持食品新鲜度。”“这几类蔬菜要保鲜存放,避免发芽。”“所有库房都要设置挡鼠板!”……日前,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工作组走进华西中学校园食堂内,围绕食品原料进货渠道、消毒保洁、食堂环境卫生、人员健康管理等重要环节进行详细检查与指导。检查中,执法人员认真查看台账记录,检查学校“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情况及货物查验、储存和索证索票执行情况,并督促各类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开展自查自纠,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把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压紧压实。
除了中小学、幼儿园,执法人员还先后前往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等大学校园食堂开展实地检查。“为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我们还组织举办专项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王彦英表示,截至目前,已培训学校餐饮服务作业人员1189名、学校食品安全员538名。
“如果发现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及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市民可拨打举报电话(028-84310566)或发送邮件至电子邮箱(317885428@qq.com )投诉举报,我们将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的‘舌尖上的安全’。”王彦英表示。
文/胡园春 刘明汶 部分内容综合自成都日报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