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7页
成都理工大学教师 赵伟华:
地灾防治的“吹哨人”
赵伟华是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十几年来,她走过金沙江、澜沧江、大渡河、怒江、雅砻江等诸多流域的大型水电工程,深度参与了川藏铁路、滇藏铁路、成兰铁路、林拉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区域稳定性评价、地质选线、线路灾害风险评估与优化、隧道进出口边坡稳定性调查评价等工作。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具有分布范围广、隐蔽性高、突发性强和破坏性强的特点。“科研成果要真真正正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预警地质灾害,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赵伟华所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团队自主研发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近几年来广泛应用于四川、贵州、青海等地,成功预警地质灾害200多次。
在学校里,赵伟华又是同学们口中的“华姐”。“我国重大工程建设规模、数量和难度不断刷新纪录,这对地质工程人才的地质和力学功底、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赵伟华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配套的改革,“当看到学生们对‘华姐’的课程积极响应和热烈讨论时,也是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成就感最高的时候。”
面对采访,赵伟华的话语朴素却有力:“我始终坚信科研与实践是推动地质灾害防控和工程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科研水平,推动专业教育改革,为地质事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成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王敏眉:
守护公平正义的“忠诚卫士”
寒冷冬日,一束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成华区人民检察院走廊一侧的办公室,里面的奖杯、奖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工作25年来,王敏眉坚持在检察办案第一线,她曾办理多起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在一个个千头万绪的案件中抽丝剥茧,寻找蛛丝马迹,还原案件真相。她先后荣获四川省“十佳公诉人”、成都市“十佳公诉人”、成都市“忠诚卫士”等称号。
既有“波澜壮阔”的办案经历,也有于细微处提升的“民生温度”。近年来,结合办案实际,王敏眉和同事成立了“民生小案”团队,以群众身边多发的类案专项治理为牵引,不断健全办案监督机制,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民生小案”,为群众追回相关侵财类犯罪损失1472万余元,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为了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王敏眉牵头成立了成华“亮晶晶+绒花”未检品牌,以品牌为依托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打造和美社区“亮晶晶+绒花”家庭教育联合工作室、成年人“沉浸式”司法体验项目、“亮晶晶+绒花”校园信箱等,推出禁毒宣传、预防校园欺凌、自我保护、网络安全等系列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畅通未成年人涉法问题咨询渠道。
王敏眉说,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维护司法公正,是她不变的初心:“我将始终以忠诚的立场、奋发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履行一名检察官的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文/王雅妮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