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11月8日,以“爱阅读 会生活”为主题的2023成都全民阅读盛典举行,活动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主办,活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3-11/17/007990.html

等待处理…

成华两个家庭入选2023年成都市“十大藏书家庭”

2023/11/17   点击量:10185

11月8日,以“爱阅读 会生活”为主题的2023成都全民阅读盛典举行,活动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主办,活动现场举行了2023年“书香之村(社区)”“十大藏书家庭”“最美书店”的领奖仪式。其中,我区傅天斌家庭、吴炳德家庭双双入选2023年成都市“十大藏书家庭”。

“毛边书局”点亮街区

百万册藏书润人心

印刷的书装订后不切光,“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页与页相连,看书时需用裁纸刀裁开来看,这种用特殊装帧方法装订的图书,叫做毛边书。

在成华就有一位毛边书爱好者,他一手创办的“毛边书局”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收藏和销售的旧书超200万册,让这些被埋藏的“宝藏”重新“活”了过来。

这位毛边书爱好者名叫傅天斌。从1992年开始,他藏书三十余年,日日扎根书海,收书、淘书、举行读书交流会……“书的价值不在于书本身,而在于它对拥有者的意义,把它交给用得上的人,才是书籍最好的归属,这也是我的想法和初衷。”傅天斌说。

如今,傅天斌的家庭藏书约为2.1万册,包含大量地方文献书籍。“我喜欢阅读各地人文图书,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淘来看,我还收藏了巴蜀珍贵文献1000余册。”

2018年6月,“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在府青路街道挂牌成立,1600平方米的场地环境舒适,光线明亮。傅天斌表示,书院不仅是大家热衷阅读的公共空间和乐享文化的生活新方式,也是街道居民的一个心灵港湾。“看到这几年来社区居民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我们用自己的行动点亮了这个街区,也改变了一些居民的生活方式,让文化浸润更多人的心灵。”他说。

收藏古旧医书

传承中医文化

20多个书架摆满一套两居室,每个书架上都分门别类地整齐摆放着中医书籍。从清代晚期到上世纪末的中医医学著作,名方、验方、大师病案手稿等,经过多年收藏,已有古旧医书3万册。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作为中医师的吴炳德就走上了“藏书之路”。“一开始我收藏医书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后来发现这些古旧医书蕴含着前辈们宝贵的经验,我相信,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传承。”

潜心收藏医书的吴炳德离开医院后,经常在全国奔走,旧书摊和废品收购站更是成为他“淘宝”的主要地点。每次从一堆废品中翻出一本有价值的中医医学书籍,他既兴奋又心痛。

在收藏医书的同时,吴炳德也对古旧老菜谱产生浓厚兴趣,他开始收藏各种菜谱,从八大菜系的老菜谱到各地方特色小吃食谱,再到各地方传统食品的配方与加工方法……在这间不大的屋子内,已藏有菜谱3000余册。

吴炳德的生活并不宽裕,如今3万余册藏书是多年省吃俭用的结果。“最开始我家人不理解我的‘书痴’行为,但我没有放弃,我希望通过搜集宝贵的医术资料,促进民间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他说。 文/毛艺宏 图由受访者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