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近日,从区城市更新局传来消息,《成都市成华区“老公园·新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计划 》)已正式发布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3-09/08/007888.html

等待处理…

《成都市成华区“老公园·新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出炉

熟悉的“老公园”要变靓了

2023/9/8   点击量:9975

近日,从区城市更新局传来消息,《成都市成华区“老公园·新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计划 》)已正式发布。《计划》提出,到2025年,我区将打造儿童友好型主题公园3个,植入儿童游乐、体育健身设施60处;创建一级城市公园5个,开放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点位不少于3处;促进“公园+”融合发展,塑造公园特色品牌3个。

六个公园“五大提升”

“老公园”将焕发新生机

“‘老公园’提档升级,能为市民打造更多休闲新场景,夯实幸福感。根据《计划》,三年内,我区将完成以‘景观提升、治理提升、业态提升、文化提升、智慧赋能’为主题的六个城市公园提升工作。”据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景观方面,将充分挖掘成华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通过拆围、透绿、增花、添彩、筑景等方式,完善体育健身、儿童游乐、文化教育、基础照明等设施,打造形式多样的便民活动空间,满足各年龄段人群不同需求,提升公园生态空间新意境。

在治理提升方面,将加强公园治理巡查机制,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环境卫生、绿化养护、安全秩序、社会服务等内容实施检查监督并综合考核,此外还将通过举办“最美公园”“最美回家路”“最美立体绿化”等评选活动进一步促进绿化治理管理能力提升。

在业态提升方面,成华将因地制宜植入文创、音乐、休闲、运动健身等消费业态,增强“老公园”业态价值转化能力,推动“公园+”融合发展,打造多样文化游憩空间,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在文化提升方面,将注重把成华特色客家文化、大熊猫元素、工业元素等融入园林空间,利用公园资源开展文化交流、游憩休闲等公益活动和科普教育、健康知识等文化展览,提升公园文化影响力。

在智慧赋能方面,探索公园智慧化分中心建设,接入市公园管理局的“公园智慧云”综合管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公园管理体系与服务体系数据化、智能化。

加快构建“一屏一链四脉”

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

漫步北湖生态公园,湖面波光粼粼,不时有白鹭、黑顶鹤点水掠过,市民或漫步、或骑行、或慢跑,如在画中。围绕三年提升计划,今年以来,北湖生态公园水生态治理项目率先启动并完工。该项目通过底质改良、水体透明度提升、沉水植物群落构建、水生动物群落构建、水动力系统构建等工程,重建北湖完善的水生态系统,使湖区水质及透明度得以明显改善,水体景观效果全面提升。

不仅如此,我区还全力推进高铁城市公园(三期)等3个综合公园项目施工建设,完成和锦路绿道等32条共计18.2公里的幸福社区绿道建设,建成投用双拥主题公园等4个特色口袋公园,打造0.86万平方米立体绿化和12处金角银边。

“今年下半年,我们力争高质量完成1个市政公园、25公里绿道和7个小游园微绿地建设,进一步加快构建成华‘一屏一链四脉’生态空间格局,加速推进大公园系统成形成势。”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成华将探索生态转型发展模式,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 文/赵悦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让“幸福细胞”融入城市肌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