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甘孜州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面积7323平方公里,县城海拔3750米,为四川省第四高海拔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垂直高差超过4000米,立体气候明显,独特的地貌结构孕育了壮美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富集,北部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低纬度古冰帽和青藏高原最大古冰体遗迹,被列入《中国可建地质公园推荐名录》。南部亚丁风景区,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拥有天文科研、雪山生态、史前文明等得天独厚资源的稻城,正在打造“天地人”全时空旅游新地标。
寻访距今13万年的皮洛遗址、探访大国工程“拉索”、看阿西土陶进校园……4月24日至28日,“打卡文旅新地标·四川全媒看稻城”采风活动举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跟随全省40多家新闻媒体近百名编辑、记者一起探访了稻城县乡村振兴和旅游开发成果、民族文化实景剧、非遗文化进校园、阿西土陶非遗文化、子午二期基地、皮洛考古遗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测控基地等,实地感受稻城丰厚的文旅资源和文旅融合发展新貌。
稻城拥有以亚丁为核心的香格里拉世界级生态资源,汇集了雪峰、冰川、湖泊、草原等壮丽奇观,俄初山、蓝月山谷、卡斯地狱谷都是摄影者的天堂。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藏语念青贡嘎日松贡布,即“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神山圣地”: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海拔5958米)。当前,当地正在统筹利用稻城特有的天文科研、雪山生态、史前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阿西土陶是稻城县独特的手工艺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稻城亚丁“四绝”之一。阿西土陶制作而成的酥油茶壶、火炉、瓦罐等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可喜的是,这项非遗技艺已经走进了校园,学校将阿西土陶的制作作为常规课程开展,实现非遗保护和幼儿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在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双语幼儿园,老师们将烧制阿西土陶剩余的边角料和石头一起制作成了考古盲盒,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挖“皮洛”。
2021年稻城皮洛遗址石破天惊,揭开遥远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过程的重要历史篇章,首次建立了四川和中国西南地区连贯、具有标志性的旧石器时代特定时段的文化序列,填补了该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空白,入选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海拔超过3700米的高原上,发现了距今已有13万年的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发掘出手斧等在内的近万件石制品。据了解,稻城县正筹备建设皮洛遗址公园和博物馆,未来将向更多游客展示这一“石破天惊”的考古发掘成果。
在海拔3800多米的稻城县噶通镇群山之间,藏着一座神秘而极具对称美感的大科学装置——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DSRT)。它由313台形似锅盖的白色抛物面天线和1个中心定标塔组成。所有天线围绕定标塔均匀分布在直径1000米的圆环上,远远望去仿佛一颗坠落山间的宝珠。因此,它又被当地居民形象地称为“千眼天珠”。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千眼天珠”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对太阳爆发活动进行成像成谱观测,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观测太阳的“望远镜”。此外,在稻城,还建起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观测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已取得多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目前已经探测到了人类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测定了标准烛光的超高能段亮度、探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不断刷新世界级的观测纪录,稻城成为拥有全球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宇宙线观测站的天文科技创新高地。
文/图 冯莉枝 部分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