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今年“五一”假期正式收官!成都跻身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其中成华多个景点和商圈“挤”上热搜。据统计,5天小长假,全区共接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3-05/05/007592.html

等待处理…

接待游客19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2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五一”假期成华各大景区持续火爆

2023/5/5   点击量:12580

今年“五一”假期正式收官!成都跻身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其中成华多个景点和商圈“挤”上热搜。据统计,5天小长假,全区共接待游客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56.17%,实现旅游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71.73%。其中,A级景区接待游客共计约52.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约1015万元。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接待游客26.9万人次,同比增长418.43%;动物园接待游客29.3万人次,同比增长119.07%;东郊记忆接待游客22.3万人次,同比增长82.79%。

熊猫基地一票难求

大熊猫“花花”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从“五一”期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票难求的现状就能看出。这个“五一”,大熊猫主题游备受游客青睐,尤其是外地游客。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连续五天预约客满,在采取严格限流措施的前提下,累计接待游客达26.9万人次,成为“五一”期间全国最受关注的十大景点之一。“五一”期间,音乐剧《熊猫》共开演13场,共接待近5000位观众。

据了解,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特地安排“花花”提前休假,只为让更多游客能够在“五一”假期与“花花”见面。为提升景区的游览体验,保障游客的安全,我区将熊猫基地景区“欢欢”“迎迎”两个停车场扩容至310个和2500个停车位,并新增熊猫基地1号临时停车场、熊猫基地2号临时停车场、熊猫基地草坪停车场3处临时停车场,共计2600个车位。在新增三处停车场的出口,还启用了熊猫基地景区直达摆渡车,接送游客来往。此外,“五一”假期,我区在熊猫基地内共配有志愿者315人、公安520人、交警302人,区卫健安排救护车10辆、医护保障人员44人、消防车辆5辆、消防员26人,多措并举维护基地内外旅游秩序和景区安全。

“文博游”备受青睐

今年“五一”期间,我区“文博游”备受青睐,各大博物馆、展览馆热闹非凡。其中,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连续五日预约满员,单日最高接待游客1.3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6.1万人次。馆内举办的多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来参观。

与此同时,拾野自然博物馆则重在体验式游览,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近距离观赏珍稀动物、体验投喂小动物、探寻动物世界的运动冠军等活动。节日期间,拾野自然博物馆推出线上线下共计31场文化活动,形成认识动物—接触动物—学习动物的自然动物研学之旅,吸引大量亲子游客参与。

数字化、沉浸式文旅场景“上新”

“五一”期间,在我区更多数字化、沉浸式文旅新场景不断涌现。东郊记忆打造的内地首家数字艺术美术馆——“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成都”,为市民游客带来了视觉艺术新体验,现场游客如织,带动景区接待游客22.3万人次,同比增长82.79%。“这是一次‘色香味’俱全的观展体验。展馆中‘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阵阵清风袭来,还有山间的清香作伴。”市民刘琴观展后有感而发。

据了解,“五一”期间,成华围绕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安全感,着重从旅游活动打造、安全及服务保障两方面蓄力。“一方面是线下线上联动,为市民游乐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以东郊记忆为例,景区共推出4场展览、4场落地活动、5处上新、7个演出,充分融入了‘产业+’‘互联网+’‘科技+’‘旅游+’的时代元素,打造东郊记忆特色旅游,吸引22.3万人次游客旅游体验。”据区文体旅局旅游科科长安媛介绍。

文/赵霞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下篇:“五一”消费市场火爆 我区交出亮眼“成绩单”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