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沧海桑田的神奇演变到恐龙灭绝的原因,从生命生活生态到自然保护,从生命科学到人工智能……近日,区科协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8位科学家走进成华24所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
活动中,科学家们开展的讲座趣味与知识并重,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差异性,以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内容设计,以及实物展示、现场实验、珍贵图片及视频展示等方式,带领学子走进科学、探索科学,激励学生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霸王龙的‘小短手’有什么用?”“翼龙是会飞的恐龙吗?”在成都市锦官城小学、成都市杨柳小学,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李建军从“什么是恐龙”谈起,通过一帧帧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图片,带领同学们从古生物学的角度看恐龙,走进神秘的远古世界。随着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引出恐龙研究的最前沿课题,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汲取知识,不时被李教授诙谐幽默的语言所逗笑。
太阳演化、热核聚变、红巨星、木星捕获、洛希极限……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成都石室初中华青学校,79岁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徐文耀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围绕“地球为什么逃离太阳、如何逃离、逃向何处”三大问题,带领同学们遨游科幻电影中的神奇世界,解读与之有关的16个科学问题。讲座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在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现场欢声笑语掌声多次响起。
在成都华西中学、成都龙潭小学,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光南首先向学生抛出一系列关于声音的问题,并用孩子们熟悉的影视作品、人物、生活场景等引出声音的讨论。随后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小实验和互动,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一步理解了声音的由来、声波的振动频率、声波如何传播等科学知识。
据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周雪梅介绍,区科协作为全市首个携手“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联动单位,已连续3年走进成华区中小学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科普专题活动。通过举办近百场系列讲座,与科学家面对面互动,有效提升了成华青少年科学素质,引领少年儿童树立“科技强国·未来有我”的远大抱负,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践行者。
文/王雅妮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