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成都市5个产品入选。其中,来自我区的面向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领域的解决方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和面向岩土工程勘察大数据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的解决方案(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榜。
据了解,申报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需满足对行业和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挥明显支撑引领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要求。入选的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创新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项目可推广性等维度都经过了严格的层层筛选。“此次成华2个项目入选,彰显了我区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工业互联网作为我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加快了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制造强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接下来,我们将大力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以及与业务的融合创新能力,持续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研发,推动工业互联网APP的生态建设及解决方案的应用推广。”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副局长彭磊说。
充分融合多项信息技术
解决电力工程建设难题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1年,是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等多门类资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此次入选的面向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领域的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充分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GIS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安全管控信息化系统,研发新一代集约化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管控APP,实现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数字化重塑,达到移动化、便捷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安全管控目标。
“该方案充分体现了‘工程建设,安全为本’,以问题为导向、技术服务于应用场景的理念,致力于解决当前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监督约束机制匮乏等问题,降低偏远山区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控难度,提高建设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工程建设的本质安全。”西南院数智发展研究院副总经理冯勇表示,方案通过创新性地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GIS等新兴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对传统安全管控的模式创新。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解决了多源异构模型融合、安全智库大数据存储及数据赋能、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多维度应用等技术和应用难题,具有良好的行业示范作用及引领作用,推动了行业理论和技术的进步。
精心打磨三维可视化平台
助力地质数据高效管理
据悉,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勘院”)成立于1956年,是中建集团旗下唯一一家集咨询、勘察、设计、施工、检测鉴定加固、地质灾害治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甲级勘察设计院。西勘院作为行业领先企业,专业涵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鉴定加固等,公司先后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40余项、优秀工程200余项,编制了60余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00余项,拥有四川省城市特殊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
此次,西勘院历时一年精心打磨的勘察大数据三维可视化平台可解决勘察成果资料、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的资料查阅与可视化展示,为工程项目前期立项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与咨询服务,包括城市规划、抗震规划、地下管网布局、工程选线等,以便决策机构结合地下地质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勘察成果作为一切土建工程的基础数据,不仅在所属工程的设计、施工、管养全生命周期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同一地区或类似工程的重点参考资料。此前,业界内对勘察成果的使用较为有限,重复性勘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随着数据库不断扩充与完善,该平台逐步覆盖研究规划区域,既实现了工程地质数据的科学、高效管理,又可为覆盖区内抗震规划、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地质灾害评估等提供服务,同时节约了工期与资源,实现地质数据的二次经济效益。”西勘院首席信息官刘宇告诉记者,此次入选是西勘院数字化转型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获得的权威认证,未来将继续按照中建集团“中建136工程”部署,持续推进“数智”勘察院建设。 文/赵悦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