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带好本人身份证和车辆办理证件,来这里核对信息后就可以领回丢失的电瓶车了。”随着一通通电话的拨出,被盗的电瓶车又回到了失主手中。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区检察院“民生小案”办案团队坚持民生先行、问题导向,以“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丰富护佑民生法律监督工作内涵,协力公安机关组织专项监督追回已结案涉案电动两轮车86辆,挽回人民群众直接损失14万余元。
“我们改变了传统办案与管理思维惯性,对检察业务大数据库资源中的存量数据按类别进行提取、清洗,通过自动筛选与人工核查相结合、个案与类案并重展开分析,让数据‘说话’,努力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据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周宏亮介绍,在梳理电动车盗窃类案件中,专班人员对近两年该类案件进行数据抓取、智能筛选和人工核查,模块化设置盗窃电动车案件数据台账,回溯追赃工作开展情况和追回赃物的方式方法,推动构建常态化追赃挽损协作机制,对“民生小案”实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分析”工作模式。
为牢牢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该院积极联合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推动检警双方在信息交流、线索互通、侦查取证等方面形成合力,对案件高发、易发区域持续关注并研判,立体化呈现人员、作案、赃物流通的方式和轨迹等要素,通过“追赃线路图”寻找关联、循线追踪,将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提高追赃挽损的工作效率。
“依托检警联席会议、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我们大力推行‘讯问赃物去向+天网人像追踪+收赃人必查+车像识别追踪’办案追赃模式,将侦查活动延伸至赃物转运、销赃的全过程,明确赃物去向要有供述、有证言、有监控,把追赃挽损工作痕迹证明作为案件卷宗组卷材料,推动形成办案‘闭环’流程。”据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黄通治介绍,该院坚持追赃挽损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结合,把退赃退赔作为认罪认罚实质考量因素,督促返还、退赔财物,最大程度挽回群众损失。
此外,区检察院还加强对售卖、回收常见二手物品的登记管理和监督力度,健全实名登记等制度,切断赃物转运销售链条。“我们积极发动群众,拓宽线索来源,联合侦查机关开展征集销赃行为线索活动,通过警示教育、现场走访调查、侵财案件追赃宣传等举措,倡导群众买电动车、手机等物品时要确认产品合法性来源,从源头上堵塞赃物市场流通渠道。”黄通治表示。
文/毛艺宏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