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我打小就习惯了母亲的节俭。家里孩子多,加上老人一共有十口人,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较为拮据。在这样的条件下,母亲养成了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12/23/007262.html

等待处理…

母亲的节俭

作者 李显坤
2022/12/23   点击量:15072

我打小就习惯了母亲的节俭。

家里孩子多,加上老人一共有十口人,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较为拮据。在这样的条件下,母亲养成了近乎守财奴般的节俭习惯,而我随着年龄渐长,也逐渐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

外祖父、父亲去世后,面对半大的我们,母亲的节俭意识更甚。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我们成家立业后,家境虽好了起来,但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每月交给母亲一笔生活费。

有一回找东西,我无心打开了她的衣柜,看见里面满满当当的衣物,甚至还有许多新衣,她都舍不得穿。而米、面、肉、油、蔬菜,大多也是我们回家随身带去的。母亲花钱的意识还是那样节俭,有时还会跟我们抱怨物价上涨了,钱不经花了。

为此,对母亲舍不得吃好的、用好的、紧紧攥住钱袋子的行为,我不止一次在兄弟姐妹们面前提及过,大家都是不住地摇头。有一次,我字斟句酌地对母亲说起了这一点,当听到她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花手中的钱时,母亲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说:“我不得留点钱养老吗?” 我立马反驳说:“您有退休工资,有医保,加上我们给的生活费,养老的钱足够了,更主要的是我们都很孝顺,根本不存在任何养老问题。” 母亲闻言闭口不言,最终只说了一句:“你们呀,就是忘了没有钱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后来我回家时,母亲给我讲了外公过日子更会精打细算。外公小时候收到了压岁钱,都会攒起来存放好,成年后因善打理,终至家业殷实。我听了不置可否,母亲讲这些,是为了强化我们的理财观念。

孝顺,自然是以“顺”为先。后来,我们默契地不再提及这事,每月依然按时给母亲送上生活费。等到一定数额时,她就会到银行存起来,说这样可以防止自己乱花钱。大家见多不怪,心中只有一个前提,只要母亲开心就成。

母亲去世一个月后,一应诸事处理完毕。有一天大姐召集我们聚餐,临近结束时,大姐拿出了几个存折,说是母亲的存款。大姐按母亲曾有过的交代,给我们兄弟姐妹平均做了分配。这是母亲对我们最后的牵挂,关于这笔钱,母亲只给大姐说了一句:“我知道日子越来越好,如果不硬给你们存下来,你们也就当小钱花掉了。过日子,要学会居安思危,养成细水长流的习惯。”母爱的伟大在于润物无声,那一刻,我们禁不住泪流满面。

母亲的节俭终生未变,节俭的目的也终生未变,那就是一个“爱”字。

上篇:没有了
下篇:姥姥的粗布蓝围裙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