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抓好水生态环境治理,既是做好城市绿色转型,奋力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新成华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12/16/007240.html

等待处理…

创新机制多点发力
构建治水护水新格局

我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22/12/16   点击量:16805

抓好水生态环境治理,既是做好城市绿色转型,奋力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新成华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河长制为抓手,积极推进水生态治理,用实际行动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以绿色生态铺就宜居宜业的幸福底色。据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日前通报,今年1—10月,我区地表水质量名列全省183个区(市)县前10位,并在9月取得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1位的佳绩。同时,在主要河道水质方面,东风渠十陵断面、河杆塔厂断面越级达到Ⅱ类,水质逐年稳步提升,水体优良率达100%。

据悉,我区水源属岷江、沱江水系,地处都江堰自流灌溉区,现有府河、沙河、马鞍山排洪渠、十陵河、东风渠等30条河渠以及北湖和升仙湖2个人工湖泊,河渠总长约131公里,流域面积约110.6平方公里。2022年以来,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居者怡心,来者心悦”的幸福城区生态底色逐步显现。

“碧波荡漾,微风拂柳,站在东风渠岸边抬眼望去,生机勃勃的公园城市景象尽收眼底,工作一天的疲惫一下子就消失了,生活在成华,我们一家感到十分幸福和惬意。”家住东风渠附近的居民张旺表示,曾经的东风渠水体浑浊、沿岸荒废地较多,这几年通过相关部门的有效整治与提升打造,如今已华丽变身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新中心”,沿岸的城市烟火气也愈发浓厚。

近年来,为建成水清岸绿的宜人成华,有效改善辖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我区持续深化河长制,坚持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巡河,及时巡查发现污水乱排、黑臭水体反复等水环境问题,从严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以入河排污口整治为重要抓手,实施“清河”“清四乱”等河湖保护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我区共清运河道淤泥约40万立方米,治理下河口260余个,拆除沿河违法建筑800余平方米,维护了河渠优美整洁,实现了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同时,为打造河渠水岸景观,提升滨水空间品质,各相关部门通过开展河道清淤、美化沿堤驳岸、拓宽硬化河道等方式,完成了包含方家河、长椿沟、大头河在内的近20条(段)河渠综合整治工程,滨河滨湖景观得到极大改善,有效提升了河湖水环境品质。此外,我区还通过智慧水环境管理平台建设,制作成华区智慧水务信息管理大屏,利用各类可视化图表直观展示区内涉水监测数据和业务数据总体情况,为我区水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让科技为水污染治理赋能。

“如今,我区各河流、湖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已成为公园城市诗意栖居的重要驱动力。”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张海霞表示,近年来,我区不断立足新起点,努力构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生态新格局,致力让幸福河湖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活力源泉”。未来,我区将全力续写“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文明故事,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切实做到治水依靠人民、治水为了人民,奋力谱写成华水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文/刘明汶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从“要我改”到“我要改”老旧院落变身幸福小区
下篇:我市开通新冠就医咨询线上服务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