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你我都是主角。今年以来,为积极探索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新途径,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原有的“街长制”基础上,大力招募辖区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现已形成“街长+市容秩序劝导员+百姓城管”的城市管理社区自治脉络,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阿姨,货物要移开哦,占用盲道了。”“叔叔,这里不能摆摊哦!”在青龙街道致强环街,青龙街道昭青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周荣娟对路边越门经营、占道经营等情况进行巡查。“除了是社区党委副书记,我还是一名街长,就是街道的管家,这条街上各种问题都要解决。”周荣娟表示,作为一名街长,她每天都会定时对街区进行常态化巡查,印有她姓名、电话的公示牌悬挂在街面的显眼处,“电话24小时不关机,群众有需要随时都能联系到我。”近年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实施以“街长划片、责任包干、公开透明”为基础的“街长制”工作法,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小、落细、落实、落地。“我们以属地街道辖区每条道路为单位,街长负责及时发现并处置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广告招牌等城市管理问题,做好发现问题的记录整理、处置、回复等工作。”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长制”的实施实现了“投诉全天候有人接听、反映问题全过程有人负责、疑难杂症全方位有人处置”的治理目标,城市管理的痛点和难点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如果说在每条街道设立“街长制”是一个开端,那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全力构建“街长+市容秩序劝导员+百姓城管”的城市管理社区自治脉络,就是对“街长制”的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在青龙街道致强环街,“百姓城管”邓永华每天固定的工作就是将一辆辆共享单车有序地停放回指定停车区域。“如果在巡查中发现街面上有城市管理问题,我们可以自己先快速处置;如果处置不了,就要给街长或者是市容秩序劝导员进行汇报。”邓永华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只是一个旁观者,现在作为城市管理的参与者、一名“百姓城管”,心中不免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充满了对家园的新期待。
作为“街长制”的重要补充,“百姓城管”要负责日常巡查、发动志愿活动等工作,是努力推动城市管理从“独奏曲”向“交响乐”转变的重要参与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街长+市容秩序劝导员+百姓城管”治理新模式,着力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问题,能有效突出城市管理的小完善、小变化、小提升。如今在成华的大街小巷里,随处都可见街道蝶变的“新画卷”与城市管理共建共享的“新故事”,它们正成为精细化城市管理的生动注脚,为构建居民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文/刘明汶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