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城市管理问题“一键上报”、视频监控在线巡检、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维信息一屏全观……记者了解到,为加快适应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和现代治理新要求,顺应数字技术融入社会运行新趋势,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蓉城”建设系列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智慧蓉城·智慧成华”建设,以网络理政、数字城管等数据为基础,率先开展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加速向远程化、可视化、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升级。
数字赋能 保障城市管理运行顺畅
“我负责5.71平方公里的网格管辖区域,每天需要完成至少2次巡查。”近日,区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王敏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远处道路中间摆放着两块广告牌,她立即拿出手机拍照上报问题,这条信息很快被区数字城管监督员黄莉莉接收,并开始审核。“当信息采集员上报案件后,我们要立即开展审核立案、下派街道处置、复核审查等环节。”坐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屏幕,力争用最快速度解决城市管理问题,这是黄莉莉的工作日常。
据了解,为了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提能,我区打造了智慧城管系统,充分整合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和移动手持终端,将辖区管理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在47个网格内分别配备相应的采集和处置人员,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11个大类,181个小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处置,有效形成“发现问题—固定证据—线下复核—快速处置”的工作闭环,建立起“智慧城管发现+街面力量处置”的工作机制。目前,数字城管案件及时处置率达99%。
“除了依靠采集员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以外,智慧城管系统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实现无接触巡查、智能监管、联动提醒,有效改善街面环境卫生和管理秩序,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城市天网系统,我区构建了数字城管线上巡查处置平台,按照“一屏抓拍、一键派遣,快速处置、快速反馈”工作模式进行案件办理,全面提升数字城管监督与处置实效,实现了城市管理无盲区、无死角的目标。
“通过监控画面,视频巡查员可以捕捉到远在几公里外的城市管理问题。”据该负责人介绍,智慧城管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人巡、技巡联动管理,大大提高了智慧城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截至目前,全区已有6000余个天网点位可实现在线巡检功能。
智慧驱动 提升城市动态管理水平
“杉板桥地铁站出站口单车超量,请各单位及时清运!”走进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只需要面对一块蓝色高清大屏,就能对成华561个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监控点位信息分布情况了如指掌。大屏幕每2分钟更新一次单车统计数据,动态显示区域单车总量、车辆流动分布等情况。
“屏幕上4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状态——红色代表超饱和状态,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调度清运;黄色代表进入预警状态,停放单车即将超量;绿色代表单车处于正常值;蓝色代表点位单车数量较少,需要调度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补充。”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掌握了全区24小时车辆活跃数,有了直观的数据统计,自己和同事能远程、智能地掌握单车运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
据了解,目前我区已向辖区内各街道办、各车企派发了100余张电子工牌,每300辆车配备一名运维人员,实时掌握街道管理人员、车企运维人员信息。“当监测到‘保障区域’单车超量,监测人员会立即向该点位附近携带电子工牌的运维人员发送精准调度指令。”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接到指令后,在“保障区域”内的运维人员会立即赶往点位现场清运超量单车并同步拍照记录,有效解决了保障区域车辆堆积问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区单车闲置率由原来的18.23%降至5.41%;单车废弃率由原来的9.13%减至1.68%。
据悉,近年来成华已形成以网络理政、数字城管、共享单车、综合执法、环境卫生等为代表的城市管理智慧应用场景。接下来,我区将继续践行智慧成华创新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等优势,依托产业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实时收集城市各类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形成智慧化解决方案,打造更多的城市管理智慧应用场景,为辖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城市服务。
文/毛艺宏 刘明汶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