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发扬天府文化,深入挖掘成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日,区文体旅局在区文化馆桃蹊书院分馆举办了“诗意成华——像成都人那样生活”主题活动。
据了解,活动分为现场打卡体验和研讨会两个部分,以成华的桥为媒介,展现辖区内绿道串联、诗意桥梁的生态美景,鼓励参会者对成华历史上的桥及生活中的桥进行打卡体验;同时,活动邀请了巴蜀文化研究名家,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有关专家学者及本土历史人文作家等代表围绕桥的功能、路线、观赏性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活动中,毛边书局主理人傅天斌向大家讲解了“诗意成华”的踩点路线,介绍了古桥的历史背景及人文故事,不仅展现出桥为人们出行提供的便利,也彰显出桥的艺术价值。现任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的傅勇林表示,成都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处处是水,老百姓因水而兴,临桥而居,如今经过改建,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大桥的修建提升了经济价值,增强了居住环境品质。“每一座桥都有它独特的魅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桥上驻足停留,对城市风景进行打卡、拍照、赏景,体验‘诗意成华’的桥文化。”
“成华对于文化的推广和发展舍得做,舍得挖掘,让大家感到十分欣慰。文化生活的空间与场所让人们有了文化交流平台,也让那些富有文化气息的桥和民生结合起来。”巴蜀学者袁庭栋说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桥梁并不多,但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我区历史上曾有300多座桥。希望通过这些文化活动能让那些有价值的历史桥梁重回大众视野,并带来新的文化视角。”区文体旅局副局长张娇表示,为推进成华文化发展,希望借此次活动启动“诗意成华”项目,同时提升大众对我区文旅资源的关注度。
文/赵霞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