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大红的“二荆条”从庄稼地走进人们的餐桌,许多家庭专门用它来做泡椒,而我的母亲用来做醉椒。泡椒用盐水腌,醉椒用白酒浸,用料不同,决定了质感差异。
我的家乡盛产鱼虾,去腥除膻时自然离不开传统的泡椒。五六斤重的草鱼、花鲢最适合做美食,剖净后的鲜鱼,入料酒少许,再加泡椒泡姜泡蒜等一起烹饪。泡椒所选辣椒,尤以当地“二荆条”最俏。这种辣椒身形细长,椒尖如钩,夏天晶莹碧绿,秋天通体红艳,在夏天适合做时令小炒,但用作一年四季备用的调味品,唯有秋天的“二荆条”。
我的母亲,每个秋天都会采购一定数量的“二荆条”,用来做胜似泡椒的醉椒。她首先将“二荆条”全部剁碎置于坛中,倒入白酒撒上盐,闭封一个月,待辣椒在白酒中充分发酵,再开坛食用。小时候,我总觉得母亲做出的醉椒鱼比别家都好吃,却不知醉椒背后的故事。
我的外曾祖父曾是一名做船篷的篷匠,有时一连数月都生活在船上。在船上做活,不容易生火做饭,尤其是在大热天,做的饭菜容易腐坏,外曾祖父便把菜盛进一个小坛中,撒一点盐,倒入白酒,这样可以保证一段时间有菜可吃,而盛进坛子里的菜,最多的就是红辣椒。
外公小时候最喜欢去船上看外曾祖父打船篷,到了饭点,外曾祖父习惯从坛里抓出一个红辣椒,逗趣地塞进外公的嘴中。奇怪的是,红辣椒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醉香味,早已失去了原先过猛的辣劲。用“醉”后的红辣椒做鱼烹豆腐,味道鲜美无比。外公把这门技术学到手后,反复摸索,便有了他的拿手菜——“醉椒鱼”,这种鱼辣劲柔和、异常鲜美、口感更丰富。后来外公把他的独门手艺传给母亲,妈妈就经常给我做这道菜,醉椒的味道也成了我记忆深处的家乡味道。
参加工作后,我一直身处异地,但总忘不了老家的醉椒香。转眼又是一年秋,红灿灿的辣椒似乎散发出了醉椒的香味,我知道,我又在思念母亲,思念故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