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区委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全力冲刺三季度、决战全年胜的“集结号”。虽然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但是各会场的气氛仍然十分热烈,会议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令人振奋。
今年以来,我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3.7亿元;1—7月,全区9项重要指标排名五城区第1位;签约引进链主和链属企业投资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16个、位居全市第一……
“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既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疫情冲击,也面临不少难得的机遇。”全体与会人员对此深有体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全区上下就必须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抓好事关成华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敢拼善为 加劲加力“拼”经济
稳定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当前稳增长,也要着眼长远提能级。如何在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确保“一季好于一季、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为充分发挥拥有全球唯一的熊猫都市家园这一优势,成华将奋力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大熊猫超级IP策源地、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力推动国际交流交往核心功能提质增效、支撑引领。具体而言,我区将大力推动龙川成都熊猫极地海洋世界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持续办好“PANDA·成都走世界”等国际品牌交流活动,深度开发旅游核心产品,营造多元消费场景,构建熊猫IP全产业链,切实以9.6平方公里核心区的创新突破引领带动整个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成形成势。
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给出的答案是:主动对标对表全年目标任务,加快抢占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工业机器人优势赛道,全面增强都市工业极核功能,奋力打造“中国机器人第三极”。加快推进“一核三园”建设,引育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链主企业”,支持卡诺普、成焊宝玛等“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人工智能、数字通信、工业互联网三个百亿集群。
除了擦亮熊猫品牌、提能都市工业,接下来我区还将深化文商融合,高能级建设万象城、杉板桥、猛追湾建设路三大顶级商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商圈;高水平培育蓉北升仙湖、东客站两大门户枢纽商圈,打造“站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城市迎客厅;高标准塑造熊猫基地北湖、昭觉寺、驷马桥三大主题商圈,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魅力新高地。加快呈现新华坊等“2+11”特色街区,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后街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构建一批文化有根、商业有品、经营有道的特色消费场景。
真抓实干 高品质打造中环金腰带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市委统揽全局、站高谋远,坚持把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统领,作出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战略部署。
区委以做优做强中心城区核心功能为目标,提出了“中环牵引、纵横联动、组团优强”发展战略,明确了做强“三地”核心功能支撑、培育“三区”特色功能示范、统筹优化“一区五成华”基本功能的建设方向,这既是贯彻落实市委战略部署的务实行动,也是厚植成华战略优势、实现特色发展的现实所需,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
行胜于言,实干为要。围绕这一建设方向,接下来,成华将怎样实干?
大会明确提出,将加快完成区域规划设计。尤其是本次大会审议的《成华区做优做强“三大功能”建设方案》已搭建起做优做强“三大功能”的“四梁八柱”,在此基础上,我区将继续处理好策划、规划、设计、项目之间的承接关系,着力实现城市功能与承载空间协调耦合,支撑城市发展功能格局创新性重塑。将高位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用好“631”重点项目抓手,加快推动重点区域功能打造先发突破、示范引领、成势成效。将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相关片区功能布局更加优化、要素配置更加精准、项目建设更加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我区面向全球公开征集“金色中环”策划规划一体化概念方案,成功引进“金色中环”链主、链属企业投资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2个,加快推进104个“金色中环”项目、完成投资118.27亿元,完成进度72.6%,“金色中环”入选市委确定的全市首批“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项目。接下来,我区将坚定打造“金色中环”不动摇,谋划制定“金色中环”十四五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快推进4大集群24个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项目,将中环沿线打造成为高端产业集聚、龙头企业汇聚的金腰带。
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会场内外,一种共识在形成: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拼”出发展新天地! 胡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