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为实现涉疫医废垃圾的高效转运,防止在收集、转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传播风险,区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9/09/006827.html

等待处理…

废物废水日产日清 环卫作业增频提质

我区筑牢防疫“末端”防线

2022/9/9   点击量:14245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为实现涉疫医废垃圾的高效转运,防止在收集、转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传播风险,区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严格规范做好辖区内高中风险区、隔离酒店、核酸检测采样点医废垃圾存储及转运工作,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的后方防线。与此同时,为全力保障城市环境卫生,进一步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区综合执法局通过加强机械化作业、加密公厕消杀等方式,从源头筑牢抗击疫情的“环卫屏障”,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市民安全。

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安全处置涉疫污水

9月7日上午11时左右,在二仙桥街道华西花园一期小区核酸检测点,当日的全员核酸采样工作顺利结束,转运工作人员杨黎正忙着转运此次采样工作中产生的防护服、医用橡胶手套等医废垃圾,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医废垃圾首先由属地街道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打包、消毒,并放置在所设立的医废暂存间,待采样工作结束后,立刻通知转运车前去转运。”据杨黎介绍,为严格落实闭环作业,转运过程中需做到“定人、定车、定路线”,保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偏差,直到医废垃圾安全抵达指定地点进行专业化处置。

“‘7·20’疫情后,我们积极总结经验,对全区11个街道和两个管委会医废处置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并进一步增设医废暂存点。”据区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综合科负责人杨含介绍,本轮疫情发生后,该局第一时间组建3个医废工作检查组,分赴各街道实地检查新增医废暂存点的选址及医废存储间的准备情况,确保辖区内高中风险区可迅速规范设立医废暂存间。

同时,为实现转运工作的高效快捷,区生态环境局建立实时在线智慧调度沟通机制,持续开展巡查指导和调度指挥。在这个过程中,该局自主创新了“每日两调度”工作机制,准确掌握点位余存情况,以便协调转运公司关注重要点位,按照“日产日清”的工作要求,保障24小时内完成转运,形成工作闭环。

据悉,截至目前,区生态环境局累计安全高效转运医废垃圾364.17吨,指导辖区街道设立60余处医废暂存间。“同时,我们还针对涉疫风险点位,指导第三方污水处理公司安装连续自动投药装置,并督促其每日多轮次、全覆盖对封控区及隔离点涉疫污水进行消毒处置,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杨含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关注辖区内涉疫风险点位的医废垃圾产生量、污水处置情况,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安全、规范、高效转运医废垃圾、消杀涉疫污水,筑牢疫情防控“末端”安全防线。

全力保障城市环境卫生

筑牢“环卫屏障”

日前,在中环路八里庄路段,两台大型环卫机械正进行多机协同作业。作业现场,洒水车开启“鸭脚”型高压水枪,路面的灰尘迅速被水雾冲洗干净,道路中间的垃圾被水柱冲到路牙。紧随其后的扫洗车刷头快速旋转,将路面顽固污渍刷洗干净,顺带将洒水车冲刷后的污水、落叶等一并吸入车厢。“城市虽然慢下来了,但我们的环卫工作不能停。”洒水车驾驶员夏林表示。

“在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期间,为着力构建快速环卫处置体系,区综合执法局实施城市建成区道路全机械化作业,以街道辖区为单位加大机动车道机械化冲洗力度,强化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巡回保洁,确保街面无垃圾堆积。”据区综合执法局环卫科负责人景军民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了对环卫公厕的保洁和消杀力度。

“厕位和洗手台区域每1小时就要消毒一次,其他区域每2小时消杀一次,每天全面消杀不低于6次,每一次都要做到全面无死角。”在建设北路三段一处公厕内,环卫工人廖国秀正对各个区域进行全面消杀。据悉,为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具体工作环节,区综合执法局要求环卫公司增加辖区内170座公厕消杀频次,纸篓内的垃圾超过纸篓容积的1/2后及时清理,垃圾按照“先消杀,双套袋”流程打包投放至指定生活垃圾收集点,并且公厕外3—5米范围内每日不少于两次保洁、消杀。

据悉,为保障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安全,严格落实防疫责任,该局还督促环卫公司在各作业段需安排专人定时、定点对一线环卫工人的体温情况、身体状况、接触史等进行登记,形成工作台账,确保“全时段安全作业”。 文/刘明汶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成华公安坚守防疫一线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