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居民表演话剧的青年演员、在家休假的护士请缨为居民服务……在二仙桥街道枫景社区的抗疫队伍里,活跃着这样一群“90后”“95后”“00后”的防疫志愿者。无论是参与全员核酸,还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都默默坚守在防疫一线,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居民服好务,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二学生:
年轻的“老战士”被需要很开心
“哥哥,请问明天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者人数够吗?不够我再拉几个同学一起来!”晚上11点多,大学生黄义还在担心社区第二天全员核酸检测的人员配备,专门跟社区工作人员沟通想办法。
说起黄义,枫景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这个名字都很熟悉。今年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黄义就申请成为枫景社区的志愿者,跟大家一起奋战在防疫一线。今年20岁的黄义目前在西南大学读大二。“黄义已参与小区10余场核酸检测任务、50余次常态化核酸检测任务。从发门卡到守门岗,从维持秩序到扫码核验,他什么都干。别看他年纪不大,却像个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枫景社区党委副书记严雯说道。
“我平时在学校里也经常参与一些志愿服务项目。今年寒假,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得知社区正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黄义说,自己本就是该小区的居民,对邻居也比较熟悉,有利于开展防疫工作。“疫情防控志愿者需要责任感和毅力,只要有需要,我就会跟伙伴们一同来帮忙,能帮到大家让我觉得内心很充实,很有意义!”
“95后”话剧演员:
用表演形式宣传防疫知识
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23岁的韩自豪正穿着白色防护服熟练地进行扫码工作。“我和女朋友工作之余在社区当志愿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更多的社区居民。”韩自豪说,在社区做志愿者的过程中,他们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共同为居民做好生活保障工作。
“刚开始什么也不会,边看边学,很快就上手了。”韩自豪的女友李溪媛告诉记者,她一开始主要做贴条形码、搬运物资等准备工作,后面学会了核酸检测的扫码工作,就能在关键时刻“顶上”,近几日的全员核酸检测已经能正式“上场”了。
在核酸检测点位上,这对情侣各自负责一条扫码通道,整个现场的队伍排列有序、秩序井然。“他们说,为了节约物资,宁愿多站一会儿,甚至不换班。”严雯说,为了保证志愿者的健康和安全,社区会安排每一个半小时左右换一次人,轮流值守。
值得一提的是,韩自豪和李溪媛除了是社区志愿者,还是专业的青年话剧演员。因此在做志愿者的同时,他们还会结合自身特点,将防疫知识通过表演的形式让更多居民熟知。李溪媛说:“以夸张的表演形式把防疫知识‘表演’出来,不仅能巩固我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缓解大家排队做核酸检测时容易出现的焦躁情绪,大部分居民也很认可我们的表演形式,同时他们也知晓了更多防疫知识。”
“90后”护士:
休假期间给“家人”做核酸检测
刘娅利是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的一名外科护士。疫情期间,她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完成单位安排的核酸采样工作,因此每次休假都显得格外珍贵。
但作为枫景社区的“土著”居民,刘娅利仍想利用自己休假时间,为左邻右舍做些事。当她得知社区核酸采样人员较为紧缺时,她马上主动联系社区报名做志愿者。“我是专业护士,核酸采样算我一个!”
“能为大家服务,我觉得很光荣!”刘娅利说,“在此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时常顾不到家里的事,多亏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邻居们经常帮我照顾父母,让我能在一线安心工作。这次我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更何况左邻右舍都是我的‘家人’!”和她一样,东城印象C区的住户、成都市三医院口腔科医生兰翔也利用休息时间,来到东城印象A区核酸采样点帮忙。
“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就增加了2个采样台,有效保证了4000余名居民顺利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严雯表示,正是大家的无私付出,才让社区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文/图 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