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老旧院落改造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今年以来,为加速城市风貌改善,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我区以群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8/30/006784.html

等待处理…

改得真巴适 住着好安逸

今年我区实施57个老旧院落改造工程,惠及群众3.17万人

2022/8/30   点击量:14094

老旧院落改造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今年以来,为加速城市风貌改善,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我区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深入开展老旧院落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推进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工作,积极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统筹兼顾、内外兼修,全面提升成华宜居水平,获得居民好评。

据了解,2022年,成华按照“四类”改造要求大力实施57个老旧院落改造工程,涉及房屋261栋,惠及群众1.27万户3.17万人,其中基础和完善类老旧院落改造工程45个、提升类12个。

“面子”“里子”一起改 硬件软件双提升

小区进门处添置了智慧门禁,院内主干道干净整洁,空地改成了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社区文明宣传随处可见……“院子改得很巴适,比以前看起来舒服多了,大家住着也安逸。小区里新增健身器材和垃圾分类箱等公共设施后,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居民的生活新风尚。”走进保和街道杨柳店南路9号院,焕然一新的小区赢得了居民的一致称赞。

“老旧院落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细节繁琐的工作,改造绝不是小区自己‘各改各的’,而是需要科学划分改造单元,实施连片系统改造。”据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改造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老旧院落改造的“民本性”,搭建小区居民的协商议事平台,在老旧院落改造意愿征集、方案设计、评审、公示等四个环节协商沟通,确保“改不改、怎么改”由居民自己做主,并用心用情实施亲民化改造,突出“一老一小”和特殊人群需求,让家园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

“比如我们在‘天福缘’小区的院落和楼道进行了适老适幼改造,在‘平景苑’设置了老年人活动空间和儿童游乐场地,打造了老幼和谐、亲子温情的生活场景。”上述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我区还突出系统思维,增强老旧院落改造的整体性,特别是注重小区与片区更新相结合,坚持“老旧院落改造、片区综合打造、空间风貌塑造”一体规划、一体实施,并紧密结合“金色中环”打造等重大部署,因地制宜推行“院内院外、小区街区”集成更新模式。同时,我区还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文化底蕴相融合,统筹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留住老城记忆,通过打造景观小品、记忆廊道等方式,灵活注入街巷院落打造、植入建筑形态风貌,做到一院一特色、院院有传承,不断彰显老街老巷的“老成都”魅力;此外,还与“智慧成华”相结合,科学布局高清监控、消防探头、智能门禁等设施设备,优化提升“邻里中心”“儿童之家”“居家养老”等智慧服务场景,示范打造“全龄友好智慧社区”亚光小区,实现老旧院落“面子”“里子”一起改、“硬设施”与“软服务”双提升的效果。

优化空间格局和交通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今年,我们在全区已启动的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中,优先选取了群众意愿强、示范效果好、片区带动足的‘留改’院落,重点实施‘槐树新城·公园社区’中环四苑、‘水碾阡陌·东门市集’水碾河小区、‘国学传承·尊师重教’电子科大东院、‘全龄友好智慧社区’亚光小区等4个市级示范项目,努力实现‘连点成线,集线成片’的整体效应。”据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水碾河老旧小区连片改造项目位于双桥子街道路北社区,属于蜀都大道北片区城市更新单元,改造面积约20万平方米,涉及1个社区、13个院落、68栋房屋、8条街巷、住户3947户1万余人。该项目以‘水碾阡陌·东门市集’为主题,通过特色空间改造、社区内部交通梳理、公共配套融合等方式,将打造出市井特色的和谐社区。

“这个片区的院落原来都是独立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管理,导致部分空间利用率不足,居民日常出行不便。经过改造以后,项目涉及的片区将实行小区组团管理,归纳合并为一个独立小区,并保留商业街及农贸集市街,分时段对外开放。”据成华棚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撤院并区”不仅可以对老旧院落进行空间整合、优化场地格局,还可以加强片区统一管理。此外,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片区居民对交通出行的诉求较多,因此我们在改造中,将着重优化各区域的进出管理,重新组织车行流线,减少片区内交通压力;弱化道路边界,强调功能的复合利用,将更多的空间交给居民,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社区居民生活,片区还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生活配套点位,例如将新增7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位、3处一级邻里活动空间、32处二级邻里活动空间。“除了对建筑风貌、小区院落进行打造外,片区还将构建便民商业街,引导业态自主升级,激发社区商业活力。同时,在打造中,我们还将利用‘金角银边’、景观小品等特色区域,将东郊工业文化、市集人文文化等元素融入街巷院落生活,大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成华棚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赵悦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区探索构建“微网实格”体系 提升居民文明素养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