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在许多老成都人的心中,位于一环路东三段和天祥街之间的祥和里,是一道不可磨灭的城市风景线。从1997年起,我就住在这条小巷里,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8/23/006741.html

等待处理…

祥和里的烟火人间

作者 李永才
2022/8/23   点击量:17056

在许多老成都人的心中,位于一环路东三段和天祥街之间的祥和里,是一道不可磨灭的城市风景线。从1997年起,我就住在这条小巷里,对它最原始的模样有着清晰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初,祥和里附近修起一幢幢高楼并修建了新小区,不少商家在祥和里开起了店铺。准确地说,它是一条小巷子,像北京的胡同或上海的里弄,五六米宽的道路,一到上下班时间便十分热闹,加之街道两边的商铺都有几级台阶伸出,使原本就不宽敞的人行道显得更为狭窄。

祥和里没有太多深刻的历史文化,只因成都人天性“好吃”,小巷子里开了各种馆子而逐渐形成“吃货一条街”——有排队排到天荒地老的海鲜大排档、充满青春气息的烤鱼店、人气极高的香面馆……从接地气的苍蝇馆子到小清新的西洋料理,各种风味应有尽有,可以满足食客挑剔的味蕾。

平日里,我家招待客人或家庭小聚常去的地方,是祥和里的一家中餐馆,餐馆门口的一丛竹子似乎是在向顾客鞠躬作揖,迎来送往。这里最值得称道的菜品是西红柿炖牛肉煲,经过厨师细心地煨制,牛肉软烂入味,加上少许香菜,口感层次更丰富。

2002年开张的翁记钵钵鸡,与相邻望平街的四妹钵钵鸡都是街上最早开的一批店,两家店虽是竞争关系,倒也相处得十分融洽,且味道各具特色;滋味烤鱼作为成都最早一批网红餐饮店,不知有多少人到现在都记得曾经每月一次的烤鱼之约,以及他家滋味小土豆的味道,即使时隔多年再进店,那些与岁月有关的温暖记忆仿佛都在老店中被妥帖收藏。

在天祥街的中段路口,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祥和里牌坊。天祥街因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得名,天祥寺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曾被改建为学校,以前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地名却保留了下来。早高峰时,上班族手里拎着包子豆浆,骑着自行车从巷子出来;早起的老人从府河边散步回来,摇着扇子在街头目送车来车往;阿姨们一边收折晾干的衣服,一边与趴在窗台上的阳光对话。

在祥和里的大院里,每个人都活成了最自在的样子。你能看到时间的痕迹、斑驳的外墙、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乐呵呵的老人。独居的孤寂在这里好像并不存在,因为街坊邻里都以足够的温情帮你打破冷漠的氛围。

时光走远,人却未散。住在祥和里,即使四周变得高楼林立,道路日益拥堵,你也能在跨过牌坊的那一刻,拥有老成都的闲适生活。

上篇:没有了
下篇:父亲的影子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