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养老机构、运动场……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关系着市民生活的质量与便利。近日,记者从区住建交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区持续聚焦教育、卫生、文化等重点领域,高效推动基本公服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年计划实施的20个基本公服设施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3个,占年度总目标的65%,超额完成半年计划目标。
今年计划实施20个基本公服设施项目
将新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1万个
据了解,今年我区计划实施20个基本公服设施项目,在教育助学方面计划建成中小学、幼儿园8所,新增学位1万个。位于跳蹬河街道的建设路小学建功校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点位,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作业,全力保障学校如期交付。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设计办学规模22个班,可容纳990名学生,将配备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图书馆、室外操场等。项目预计今年9月完成建设,投用后将进一步优化片区教育资源,方便居民子女入学。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社区医疗、养老、文化活动的切实需求,我区还启动建设了一批特色社区综合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实惠、便捷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其中,高车三路康养中心位于驷马桥街道,占地8000平方米,共设有4栋主楼,涵盖养老机构建筑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绿化及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该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为辖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康复、全托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标准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室外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田径跑道……位于槐庭路的槐树店社区街头运动场,设置有丰富的全民健身设施器材和不同功能的运动场地,投用后将进一步满足周边居民的健身运动需求,让全民健身理念更好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与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衔接,力促北湖秀水片区配套小学、桂林小学及华月路东侧幼儿园、成都实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同时,我们将加大项目督查、考核力度,通过定期召开例会、不定期调研的方式积极推进各项目落地落实。”区住建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2025年全面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我在服务中心参加完读书会,结束后顺路再去超市买点菜回家。相较以前,在家门口休闲娱乐变得更方便了。”自从跳蹬河街道杉板桥社区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投用后,很多市民到这里来参加文化活动,家住东郊记忆附近的居民刘丽华对此赞不绝口。这栋红砖混搭玻璃的房子可以提供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一系列多样化、全龄友好的特色服务,实现了“微中心”提供“全服务”,托起了居民的“大幸福”。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教育、健康、文化旅游、体育服务载体,建立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化、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成华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2018年至今,成华共实施公共服务设施353处,已全面建成“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高标准建成中小学幼儿园45所,率先建成区级智慧教育中心、纳米创新实验室等四个“全省首创性”示范项目,全区教育现代化达成度、公共服务满意度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776家,其中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6家、国际医院1家,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992人,总床位数达9709张。
据区教育局、区卫健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全区将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34所、新增优质学位3.9万个,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突破90%,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学校覆盖率提升到80%;全区三级医院将达到10家,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面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文/赵悦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