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近日,《成都市成华区都市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总结了成华“十三五”时期都市工业发展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7/19/006606.html

等待处理…

奋力打造以“金色中环”为牵引的
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标杆

我区出台都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2/7/19   点击量:26345

近日,《成都市成华区都市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总结了成华“十三五”时期都市工业发展现状,明确了成华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等。“成华是成都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推动都市工业发展是我区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重塑工业辉煌、避免产业空心化的有效路径,做优做强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打造以‘金色中环’为牵引的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标杆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华具有重要意义。”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指导成华都市工业发展的行动指南,《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成华都市工业发展环境、提升都市工业发展能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我区打造成为全市都市工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和全国都市工业创新发展典范区。

大幅提升产业能级

2025年都市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区都市工业蓬勃发展,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较“十二五”末增长2.8倍,聚集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等总部企业30家,拥有世界500强企业6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8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645亿元,梯度培育升华电源、赛英科技等新经济种子企业74家,鑫豪斯、环媒科技等准独角兽企业4家,都市工业发展基础厚实。

展望“十四五”,《规划》提出新目标:到2025年,成华聚焦高层次人才、吸引高能级企业、发展高效益产业,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资源加速聚集,促进存量空间高效化、复合化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引领态势更加凸显,数字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效益倍增,奋力打造以“金色中环”为牵引的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标杆,重塑成华工业辉煌。

具体而言,到2025年,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全区都市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400亿元以上,工业占GDP比重达到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累计工业投资达180亿元;创新能力取得突破,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60家,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0亿元;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到2025年,引进培育高能级总部企业20家以上,培育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引育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20家以上;载体建设明显增强,把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打造为千亿级都市工业园区,建成投用100万平方米都市工工业载体,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社区5个以上,打造集约高效的特色楼宇20栋以上;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大力发展三大都市工业形态

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

都市工业作为适宜在都市繁华区域生存和发展,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工业体系,主要有总部型、创新型、微加工型三种形态,且以专业楼宇、特色社区(街巷)、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围绕服务城市战略和全区发展目标,结合成华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基础优势,《规划》明确了未来发展重点是构建“3+3”都市工业体系和布局“1+N”都市工业发展空间。

根据《规划》,成华将大力发展总部工业、楼宇工业、新型工业三大都市工业形态,聚焦数字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深入实施建圈强链行动,重点打造以智能终端为主体的数字通信产业集群,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以云研发云设计云制造为突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特色生产性服务业,夯实成华工业基础,培育经济新增长。《规划》还明确了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比如以智能终端为主体的数字通信,力争到2025年聚集数字通信关联企业10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打造成都市数字通信产业创新集聚区。

在都市工业发展空间方面,《规划》提出以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为支撑,以N个产业社区、特色楼宇为补充,构筑“1+N”的成华都市工业空间布局,形成覆盖全域、“点”“线”“面”相结合、纵深立体发展的都市工业空间格局。“我们将在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重点打造‘一核三园’,‘一核’即华灏鲲鹏西部产业基地,‘三园’即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东广人工智能谷产业园和金地威新产业园,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奋力打造人工智能百亿产业集群;同时,在产业基础较好、集聚发展态势显著的区域,打造能源总部都市工业社区、电子信息都市工业社区等产业社区,推动都市工业载体从大跨度、低容积率的单层生产厂房向集约型、复合型的生产办公楼宇转变,打造一批特色工业楼宇。”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明确主攻方向

实施六大重点任务

如何将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规划》围绕强化引育并举、加强创新引领、拓展发展空间、聚焦数字化转型、深化区域合作、培育产业生态六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任务,将实施招大引强、扶优扶强、双创育苗、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引育等多项行动。

比如,招大引强行动将充分利用区内标准厂房、楼宇载体、高校院所等优势资源,聚焦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瞄准六类500强、产业领军企业及高成长型行业,吸引总部型公司、西部运营中心落户,大力招引平台型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加大与能源总部企业的合作,促进更多产业链相关企业落地成华;在扶优扶强行动中,将设立企业专项扶持基金,构建行业标杆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初创型企业等重点企业数据库,建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大财政资金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导力度,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在人工智能、数字通信等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单打冠军”;双创育苗行动将以孵化载体为抓手,重点培育一批都市工业种子企业,构建“种子期—加速期—拟上市”的产业孵化体系,进一步激发都市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力。坚持以孵化绩效为产出导向,推动孵化器加快成为企业加速平台、招商引资通道和税源培育苗圃,推动双创载体创新发展。支持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围绕主营业务,创新发展模式,建立一批特色鲜明、创客云集、机制灵活的品牌化专业化众创空间。 赵悦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的通告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