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推进成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成华以人民幸福诠释文明内涵,以城市发展夯实文明根基,从软硬件两方面双管齐下,不断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大力做强做优志愿服务,让市民在城市发展中持续共享文明成果,一批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应运而生。日前,我区和美社区、仙韵社区、致强社区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评2021年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范例。
和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让文明之灯点亮每个群众的心灵
保和街道和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2019年8月正式挂牌,现有注册志愿者3416人。和美社区以“比邻而居、守望相助”为实践主题,以“578(我去帮)志愿服务联盟”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按照志愿服务类型和服务人群,组建了“960先锋荟”“李丹书屋”“护苗行动”“春泥”等32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
为将文明共建做到实处,社区联动辖区资源,采用“管委会+社会企业”“市场+公益”“中心+小区”“服务+孵化”的“四联动”运营机制,实现了“政府提效能、企业得发展、群众享便利”的三方共赢效果。目前,已打造多个空置架空层作为居民聚会活动的据点、文化交流的中心,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40余场,服务覆盖社区90%以上居民,充分实现了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企业壮大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社区积极打造文化氛围,引领文明新风,深入挖掘天府文化、本土文化的历史源流,公开征集创作出了社区吉祥物(小和、小美)、社区之歌《家住和美》、和美志愿者之歌《歌唱我们的美好时光》,并开发了一系列周边文创产品,深受大家的喜爱。
此外,社区定期组织跳蚤市场、图书漂流、书香和美等特色活动,常态开展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组织开展“红色先锋”“最美家庭”“最美阳台”“成华榜样”“书香阅读十大街区”等评选活动,让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民心。在社区的引领下,居民还自发成立了川剧社、桌上冰壶、太极协会等文体团队70支,社区每天都有十几场活动开展,逐渐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和美·家”文化。
下一步,和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进一步盘活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队伍、完善督导检查制度、创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精神文明的加油站、优质资源的汇聚网、能人贤士的集结点、群众幸福的归属地,把志愿服务的温暖带到社区的每个角落,让文明之灯点亮每个群众的心灵。
仙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培养青年志愿力量、唱响志愿青春乐章
二仙桥街道仙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2020年5月挂牌成立。该站点充分发挥成都理工大学、嘉祥外国语学校、完美世界文创园、泰博置业等校、地、企资源优势,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充实志愿服务队伍,深入挖掘辖区文化,实现居民、自组织、企业商家等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2021年,仙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成都市幸福美好十大工程关于“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结合社区新楼盘多,居民年轻化的特点,厚植青年志愿服务沃土,让志愿服务成果转化为居民触手可及的美好感受和体验。截至目前,该站点已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16支,登记在册志愿者1837人,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志愿服务时长共3000多小时。
为了有意识地在社区日常工作中发现和挖掘青年志愿者,该社区将潜在的服务对象转化为志愿者,特别是将党员报到和志愿者招募相结合,将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发现相结合,吸纳新人充实丰富志愿者服务内容和队伍。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开展中,社区尤其注重企业资源的链接,以及企业青年力量的参与。“我们在和辖区内铁投泰景及完美世界文创园对接工作中,及时发现了企业青年力量对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需求,社区积极对接,迅速提供平台,并组织企业参与。”仙韵社区党委书记孔涛表示,在用好用活企业青年志愿者方面,社区探索出一套可操作、可复制的成功经验。针对辖区特点,社区通过以家庭为单位,以小区为活动阵地的方式,充分利用垃圾分类、高空抛物等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活动。以泰博二期青年志愿者为基础,选举产生的“90后党支部”,他们自主策划参与了多场特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氛围,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让新时代文明在小区院落蔚然成风。
致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让文明“种子”在百姓心中开花结果
2020年7月,青龙街道致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实践站整合“政务+公共+志愿+商业+N”全域服务阵地集成,搭建“党建引领、宣传宣讲、资源对接、组织培育、学习实践、志愿服务”六大阵地,真正做到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
实践站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方向,以服务居民为中心,通过不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传播文明新风,打造了一支“随时有准备、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的服务居民的“党员义工队”。“去年的疫情防控战,社区统筹资源有序防控,建立完善‘党组织+物业+居民志愿者’三联动群防群治防控机制,有效发动了300余人的‘党群众诚突击队’,构筑‘党员义工+微治理小分队+生活服务队+专业服务队’的温馨服务体系。”致强社区党委书记刘平介绍道,为增强文明实践活力,实践站整合了豫府邻里中心现有的文化活动室、舞蹈室、图书室、党员服务中心、市民学校等阵地,广泛灵活设点布局,做到有固定场所、有专人管理、有活动模式、有鲜明主题、有制度机制,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和传播提供有效载体,不断满足群众需求。
同时,实践站以“兑换、优惠、免费”等激励措施,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增强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和持续性。目前,实践站已经拥有文体、环保、医疗、青少年、党员义工队等18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1200余人。志愿服务队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助老有我”慰老服务、“邻里帮乐”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社区困难家庭“连心关爱”走访……这些志愿服务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居民互助意识,弘扬了邻里团结、守望相助传统美德。
据了解,下一步青龙街道致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将不断提升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努力把实践站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的场所舞台。 文/赵霞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