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骄济济,共谱华章。6月24日,区委人才工作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明确任务,为入选专家人才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颁发证书和荣誉牌匾等每一个会议内容都折射出成华区委大抓人才工作的鲜明态度。此次会议是我区首次以区委名义召开的高规格人才工作会议,充分展示了成华的爱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诚。
会上,来自全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各类人才以及人才工作者齐聚一堂,大家交流先进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共同为成华奋力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特色区建言献策。
人才是强区之基、发展之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成华坚持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人才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来自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级地质工程师瞿建华是2019年“东骄华章计划”领军人才项目的入选者,作为一名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科技工作者,他享受到了成华人才项目的切实优待。“在成华区这片热土上,我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扎根成华,是因为这里有干事创业的发展沃土、近悦远来的优质环境、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生态。”瞿建华表示,在成华,他获得了一系列贴心的人才绿卡服务,定期的走访慰问为他送去了政策、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让他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多次被邀请参加成华区产业座谈等活动,更让他的荣誉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青年科技人才代表朱星拥有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青年创业者三重身份。“作为青年创业者,4年来我先后成功入选成都市‘蓉漂计划’、成华区‘东骄华章计划’,在成华落地转化科研项目50个。2021年,在成华优越的人才政策帮助下,我还有幸获得国家自然资源部颁发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荣誉称号,这更加坚定了我扎根成华的信心和决心。”朱星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积极参与区域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为成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发挥更大作用。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从“北漂”到“蓉漂”,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文创人才代表罗邴文感受颇深,为了打造国际文创新高地,他和团队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成华。他说:“近年来,成华区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出台了‘影音10条’‘数娱10条’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打造了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完美文创公园等特色文创产业园,为文创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今日头条、红点设计等大批优质文创企业。于是,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成华,成为一名‘蓉漂’奋斗者。”
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各类人才的引领和支撑,成华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
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省特级教师、领航名师名校长,成华小学校长、“领航名师”代表宿强心怀感恩之心,与大家回顾了他的成长之路。“特别感恩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成华教育沃土31年的滋养培育。”宿强回忆道,2016年,成华大力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名师名校长领航、青年才俊锻造、教育人才激励”等人才项目。2021年,区委区政府制发《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率先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823’名优教师培育、领航校长‘213’培育、高端人才‘双百’引进”三大人才计划。“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得益于这一系列人才培育机制,宿强和一大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为正高级教师、省市特级教师、省市区学科带头人等名优教师。如今,他努力奋斗在名师培育名师的路上,拼搏在“教育强区”建设的一线实践中。
为加快建设优秀人才集聚地,猛追湾街道党工委聚焦聚力服务走心、场景赋能、平台建设,坚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街道逐步形成‘以生态引才、以感情留才、以事业强才’的良好氛围。”猛追湾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祖表示,街道将聚焦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建圈强链和“中环牵引、纵横联动、组团优强”发展策略,加快构建政府搭台、创新引领、人才主角、产业发展“四维”生态环境,用“总部+高校”经济产业生态圈“强磁场”锻造人才强链、激发创新活链、托举产业优链,用心用情服务保障各类专家人才安心工作、顺心干事、舒心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华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为“招商引智”的关键部门,区投促局同样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并坚持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项目+人才”协同招引路径效果显著。区投促局党组书记辛甜介绍:“栽好梧桐树、才有凤凰栖。区投促局对标合肥、深圳等地先进做法,把人才工作与重点项目、优质项目串联起来,构建以商聚才、以才引商良性循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蓄势赋能。”
拥有怎样的人才资源,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未来。怎样使用人才,彰显着一个地方的智慧。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积极在成都人才工作雁阵格局中找定位、强担当、作贡献,探索构建政策、创新、服务、价值“四链融合”驱动模式,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生态,推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涌流。据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邱常健介绍:“截至目前,全区聚集市级以上重点人才计划专家760名,吸引‘蓉漂’落户6万余人,成为全省首个专家智力服务基层示范基地。”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敢于攀登、勇于创新,持续深耕成华这片生机沃土,为开创成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贡献更多的智慧力量。
文/赵霞 图为《新成华》资料图